《只有河南》观后感 – 2024.1.2

总体来说,《只有河南》(世界级的戏剧聚落群)表演形式的极其棒,沉浸的体验完全不输欧美大小剧场。要论缺陷,一是几乎全部的演员都为配音,二是内容过于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的逻辑不符合基本人性和自然规律。如果你说这就是河南人“舍小我取大义”的本性,那你对,你快去献身

全部的剧都围绕着三个主题:河南是一个火车拉来的地方,河南人舍己为人,以及河南文化值得传颂。这些都对,当然我认为只有第一句更有价值。苦难本身绝不值得被赞颂,是解决苦难的精神值得赞颂,而后者是违规的。河南人的无私奉献以及舍小我取大义的精神,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全祖国,要为祖国提供足够的粮食。这个观念十分政治正确,估计也是中牟县能依托建业拿到接近60亿投资的根基之一:毕竟不仅可以洗,而且还是巨大无比的政绩,领导有方啊领导有方。当然这个投资基本上收不回来,哪怕连带周围地价的上涨、ip价值乱七八糟加在一起也收不回来,但以此带出的文化影响力、政绩和百姓对河南看法改变的价值那可能确实是无比的大

《只有河南》大部分主线都在讲1942年饥荒的事,建议先看看相关的书籍,比如《1942饥饿中国》、《1942河南大饥荒》和《人相食的年代-中国的大饥荒》,最后一本参考价值也蛮高的,台湾出版的,只不过讲的主要为1960左右的饥荒

我看了火车站剧场和李家村剧场,小剧场有老库房,天子驾六遗址,候车大厅,覆斗书场,张家大院,觉得都蛮不错,起码体验感是十分之好的,关于踩雷的话,据说前生来世有点雷但我也没看成,而且红庙学校据说非常好但可惜当天没赶上

关于剧情等:

  1. 主剧场火车站剧场的剧情中,实在是把道德绑架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是吧我认为这才是当时真实的事,毕竟物质生活极其匮乏,但编剧也没办法真话只能说一半,还得绞尽脑汁把上层的矛盾给转移到群众里。李十一过度溺爱李十八最后李十八用自己的命换来了还不能吃的种子,这本身其实体现了李十八的大义凛然,但这符合人性吗?那么多村民前去要粮,大部分有点小权的站长会怎么做?最简单的当然是让手下死守阵地,毕竟明面上“丢一粒粮赔一颗头”,但同时私下偷摸拿走一些粮补给自家人吃,最后把锅甩掉或者用假粮以次充好糊弄过去。如果你认为以前的人淳朴真诚不会做这种事,那请先读书

  2. 李家村剧场是火车站剧场的延续,主要讲那些超过六十岁的老人为了给后代留下粮自己跑去山上冻死的事。十分感人,舞台效果十分好,十分催泪,但同时要铭记到底是谁逼死了这些老人,是上天吗?最后的麦田浪视觉效果极好,而且演员表演极震撼,最后在如沙堆般的麦子中来回打滚真的很震撼,建议坐在前排中央

  3. 候车大厅的表演是传送带式的,借助一些道具来讲述以前的故事,这个是我个人最喜欢的剧场,尤其是我看到一百年前的那7位留洋的学子之时,心中无限感慨,“我等学子在此明誓,出国门,去西洋,学本事,待学成归来,定当报效国家”,当年的先进青年独自出国门学习新思想这对我来说是极其震撼的,可能因为读了一些百年前的历史,深知当年一切皆乱的环境下这有多么的不容易!而当我看到另一些人举着“解放思想”白纸黑字的布条时更是止不住流泪,我们的革命先驱们是多么的伟大啊!7人中有的人第二年就回来把长衫取走了,有的人再也没回来过。那7人留学在法兰西、美利坚、日本、英国、德国、加拿大、莫斯科,我不太懂为何要用莫斯科而非苏维埃,而且也对这7人的具体指代也感到困惑,有人说这是国防七子的象征,时间上也能对得上,哈工大1920年开办,北理工1940,其余都在50年代,但我觉得似乎不太合理,因为不应仅限于国防层面,当时的新思潮是方方面面的“进步”,而且这也跟河南关系不大啊!我觉得有可能宽泛地指代当时的进步青年出国门的实情,也或可能指代了清末思想家搞出了戊戌变法梁启超的7位出国深造的子女(纯对数字敏感,但梁是广州人),当然这7位似乎没人去欧洲与莫斯科求学:他们都在美国、加拿大和日本学习过,并成为了知名文学家、建筑学家、考古学家、军事家、经济学家与火箭学家

  4. 天子驾六遗址剧场很小,是一个看天子墓地的人与穿越到当今的天子的故事,我对其内容没什么过多看法,但惊叹于守墓人的精湛演技,甚至在天子追逐他摔倒之时双脚都在快速颤抖,这种演技与投入让我敬佩

  5. 老库房一进场就来了段唱歌把我整懵了,后来才是话剧,虽然依旧是录音。主要讲了一百年前一个好像是车展的地方改造成了歌舞厅的故事,里面还穿插了1923年2月7日的二七大罢工(京汉铁路罢工,工人与军警冲突最后死了52人:二十年代贫富悬殊的问题,这种抗争精神是极其令人动容的,只可惜不能多说),抗日,男情女爱的事,表演还算OK就是唱歌和最后的蹦迪有点莫名其妙

  6. 覆斗书场是室外的,讲一个帅气的唱戏艺术家不愿做小白脸而自残之事,蛮不错的,就是室外有点冷

  7. 张家大院也是室外的,讲了六位老爷和一位少奶奶为抗日捐款之事,故事很精彩,但剧情绝对少讲了另一半实话,因为据史书记载与人性,在任何时候这些老爷们是不会心甘情愿捐巨款的,总得有好处才行

  8. 最后出门之时在入口处看了极其宏大的投影秀,先是清明上河图,后是万里江山图,非常震撼,但似乎站在下面观看比坐在台子上更好

Random:

  1.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天子,都对自己有着绝对控制权,得让自己的精神好好控制住躯壳,多在世上探索一番
  2. ”有田才有麦,有国才有家“这句话在战乱年代是正确的,但在今天是不正确的。一个极其伟大的组织往往在初始阶段便能极速地达到高峰,随后用漫长的时间来将创始人们建下的宏伟山河给挥霍殆尽,这种稳定到极致的博弈结果的循环似乎无可打断,毕竟人性与寿命基本无法被彻底改变,苏维埃和我们就是最简单的例子
  3. 要我说,河南人在以前的这种所谓的舍小我保国家的做法只能归为无奈之举,官位不够而贪心无限,就只能将压力置于更下一层,层层加码后饿死百姓。可惜了那些死去的乡亲们,连郑成功最终都有收复台湾的美誉啊(当时南方厦门福建一带郑成功的爹郑芝龙为最大老爷,其被清朝君主福临(顺治)骗到北京并绑架后,郑成功多次北上进攻失败,没有办法了只能逃亡台湾并顺便赶走了本就没什么根基的荷兰,但最后却捞了个收复湾湾的美誉,造化弄人啊!详见荷兰史与英荷战争史)!

关于1942饥荒:

之后会发布读书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