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时代 – 2023.8.10

勃列日涅夫时代的政治笑话是最有意思的,能把人笑个半死,斯大林时代的政治笑话比较庞杂,这两个都是重头戏,但我想从赫鲁晓夫说起。

赫鲁晓夫是斯大林一手提拔起来的,但是我们也都清楚,1953 年,在成为苏共最高领导人之后,赫鲁晓夫马上就在苏联,开启了一系列去斯大林化的改革,甚至在 1956 年,赫鲁晓夫做了一个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

除此之外,赫鲁晓夫还把斯大林的遗体,从列宁墓搬了出去,还重新命名了以斯大林命名的城市或是街道,像是在 1961 年,斯大林格勒就改成了伏尔加格勒。所以很多人就指责赫鲁晓夫是忘恩负义白眼狼,有个笑话就讲:

说赫鲁晓夫去美国访问,回来的时候心情非常不好,米高扬就问他为什么不高兴,赫鲁晓夫说,肯尼迪告诉我美国发明了一种机器,能够让人起死回生,为了不让他觉得苏联落后,我就吹了个牛,说我们发明一种方法,可以让人跑得比汽车还快。但是吹牛实现不了怎么办呢?米高扬说,你放心这没有问题,你让肯尼迪能把美国的技术展示一下,只要能让斯大林复活,我保证你跑得比汽车还快。

类似的笑话,我还找到了两个。一个是说,赫鲁晓夫想把斯大林的遗体葬在海外,于是就向其他国家征询意见。英国回复说:我们这边已经有丘吉尔,大战的英雄有一个就足够了。德国回复说:我们这边已经有希特勒,独裁者有一个就太多了。最后打了一圈电话,只有以色列表示可以接收斯大林的遗体。但是赫鲁晓夫并不同意,因为耶路撒冷以前有人复活过!

另一个笑话说,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在做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之前,突然消失了,过了几分钟他又回来了,人们问他,赫鲁晓夫同志,您刚才去哪了?赫鲁晓夫回答说,我去列宁墓看了看,摸摸斯大林还有没有脉搏,以防万一。

那么赫鲁晓夫为什么要否定斯大林?我想原因正在于,他始终身在斯大林的身边,一方面他十分了解斯大林,另一方面他也深切感受到了在斯大林身边的恐惧。所以上台之后,他就想对苏联做出一些改变。其实对于赫鲁晓夫本人来讲,这也十分不容易,因为作为斯大林的亲信和一手培养的接班人,斯大林做过的事情,赫鲁晓夫全都是深度参与,而且是冲在第一线的,所以否定斯大林,就等于是否定自己,从这个角度去看,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和魄力,但他还是决定这么做了,目的就是进行一场自救式的改革,归根结底,赫鲁晓夫还是想挽救这个百弊丛生的国家。

不过斯大林虽然死去,但他的影响还是树大根深,所以赫鲁晓夫的改革,受到了保守力量的猛烈反抗。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能做的,就是团结苏联人的力量,所以他就想到了一个办法,这就是推出一系列极其乐观、超越实际的未来计划,希望以此来得到苏联人的支持。比如说在 1961 年,赫鲁晓夫就把苏共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也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变成了苏联当前的任务,提出要用 20 年,实现最理想的社会生活。到 1970 年,苏联的人均生产,要超过美国,到 1980 年,什么教育、医疗、房租、水电、煤气、暖气、交通,以至于吃饭,反正就是你能想到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全部免费。赫鲁晓夫当然清楚这不太现实,他的本意是给苏联人希望,以此凝聚苏联人,但是他没有想到,当这些目标无法实现的时候,人们就会陷入一种深深的幻灭,以后你再讲什么,人都不会再相信了,反倒是给予猛烈的嘲笑。所以赫鲁晓夫时期的政治笑话,往往就体现出了这种幻灭感。

最有名的,就要数赫鲁晓夫种玉米了。1954 年,为了改善苏联的粮食供应,赫鲁晓夫开启了玉米运动,在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疯狂地开发处女地,农业这种东西,一方面高度依赖自然环境,另一方面高度依赖农民的经验,很显然,这两个地方并不具备种植玉米的条件,其实今天回过头去看,如果就是想搞,也不是不可能,只要从实际出发,一点点改善土地环境,是扣大棚还是引水灌溉还是搞化肥,这个咱就不懂了,再对当地农民进行培训,不能说苏联的玉米马上就能自给自足、远销全世界了,但是有的一搞。

可是在运动式色彩十分强烈的环境中,苏联的工作人员那是一通瞎指挥,最后搞的是一地鸡毛。而到 1957 年,赫鲁晓夫又提出,说要在 3-5 年内,赶上美国的肉类和牛奶产量,结果搞到最后,反倒是搞出来一个 1963 年大欠收,苏联的食品匮乏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当时就有很多笑话,嘲讽赫鲁晓夫的农业运动。

有人问赫鲁晓夫的发型叫什么?人们回答说:1963 年的农业收成。还有一个笑话,有人问 1964 年的收成会怎么样?回答说比 1963 年差,但是比 1965 年要好。

下一个笑话就更狠了,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人问,今年诺贝尔奖的得主是谁?回答说是赫鲁晓夫。记者问,赫鲁晓夫有什么成就?回答说,他是第一个在西伯利亚播种,去加拿大收获的人。

还有个笑话说,赫鲁晓夫去视察集体农庄,结果一不小心掉到了菜窖里面,有个农民把他拖了上来,赫鲁晓夫对他说,谢谢你好兄弟,但是请不要对任何人讲我掉到菜窖里了。这位农民回答道,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同志,也请您不要对任何讲是我把您从菜窖里救了出来。

甚至在赫鲁晓夫下台之后,讽刺他搞农业的笑话还在涌现,有个笑话就说,赫鲁晓夫下台之后,苏联癌症研究中心邀请他担任领导,赫鲁晓夫当时就蒙了,他说我对癌症一无所知,你怎么能让我来领导癌症中心?癌症中心说,您负责农业的时候,很快就没有面包了,也许对癌症也有这个效果。

总而言之,因为一系列离谱的政策,苏联人对赫鲁晓夫已经是完全丧失了信心。有三个笑话可以体现这一点。

第一个是这样讲的,很简短,问:什么是世界上最长的笑话。答:赫鲁晓夫在党代会上的讲话。

第二则笑话说的是赫鲁晓夫访问一所学校,他问一名学生你的父亲是谁?学生回答说:苏联伟大的理想。赫鲁晓夫很满意,又问你的母亲是谁?学生回答说是苏联。赫鲁晓夫更满意了,然后他问,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学生说想当孤儿。

最后一个笑话比较长,赫鲁晓夫访问美国,肯尼迪送给他一部电话,可以打给天堂或是地狱,是美国最新的高科技产品。赫鲁晓夫回到苏联之后,有一天他就拿起电话:喂你好,请帮我转斯大林同志。过了一会儿,接线员回答道:对不起,查无此人,请确认号码后再拨打。赫鲁晓夫一想,难道斯大林不在天堂?那我就打给地狱试一试:喂你好,请帮我转斯大林同志。接线员回答道:斯大林同志在线,现在就帮您转过去。于是赫鲁晓夫,就把最近的革命形势和国际斗争,一五一十地向斯大林做了汇报。到了月底,电话费账单寄到了克里姆林宫,赫鲁晓夫一看大吃一惊,打到天堂的电话不到 1 分钟,话费却有 100 美元,但是打给地狱的电话,超过 1 个小时,电话费不过 1 美元。赫鲁晓夫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就打电话询问肯尼迪。肯尼迪回复说:事情是这样的,你们苏联打电话到天堂是长途,但打到地狱是市话。

整体上看,赫鲁晓夫的改革确实是失败的,但是不论怎么样,苏联的宣传部门那还是一贯的口吻,疯狂鼓吹形势一片大好,那么自然而然的,这种鼓吹与现实的反差,也被苏联人当成了笑话的素材。给你讲几个啊:

问:苏联最稳定的是什么?答:暂时的困难。

问:我们怎么才能知道世界新闻?答:你把塔斯社的报道倒过来听就行。问:广播和报纸哪个更有用?答:报纸,因为你至少可以用报纸包东西。

问:电视和马桶的区别是什么?答:虽然装的都一样,但是马桶能让你看得更直观、更清楚一些。

说亚历山大大帝、恺撒和拿破仑一起,被邀请到红场观看苏联阅兵,亚历山大大帝说:我要是有这样的坦克,一定可以征服世界。恺撒说:我要是有这样的飞机,也一定可以征服世界。拿破仑说:我要是有《真理报》,那谁都不会知道有滑铁卢这件事。

虽然经济被赫鲁晓夫搞得一塌糊涂,但赫鲁晓夫时代也不能一棒子打死,至少相比于斯大林时代,赫鲁晓夫这十年,苏联的文化氛围和社会氛围相对宽松了很多,所以在这种环境下,人们也开始嘲笑自己过去的沉默懦弱和集体罪恶。有一则笑话,应该是关于赫鲁晓夫的笑话中最有名的:

说赫鲁晓夫正在大会上谴责斯大林,结果台下突然有人大喊:发生这些残酷的事情的时候,你在哪里?赫鲁晓夫怒吼道,谁在那里喊?没有人敢应声。他又大声怒吼,还是没有人敢应声。于是赫鲁晓夫说,你那里就是我当时所在的地方。

不过不管怎么讲,赫鲁晓夫时代,苏联毕竟是苏联,所以还是会有很多人,因为不当言论而因言获罪,其中就包括讲赫鲁晓夫的笑话,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拦不住人们讲笑话的热情。比如说在 1956 年,就有 3500 人因为反苏宣传被抓捕,很多都是因为讲了赫鲁晓夫的笑话,3500人,这个规模当然要比斯大林时代小很多,处罚也没有斯大林时代那么重,大部分人最后被判了 2-6 年的劳改。当时苏联就出现这样一个笑话:

说赫鲁晓夫带来了哪些改变?回答说:如果当初谁要讲斯大林的坏话,那你一定被枪毙。但是最近说赫鲁晓夫是个傻瓜,你最多以泄密罪判 6 年。

其实不止是内政,赫鲁晓夫的外交也被苏联人视为失败的外交,比如说支持东德修建柏林墙,撤走苏联专家、妄图在军事上控制中国,以至于中苏关系交恶,当然还有古巴导弹危机。还有赫鲁晓夫的形象,也不受苏联人欢迎,苏联人给我们的印象,应该是人高马大、神态比较威严,但是赫鲁晓夫却是五短身材,而且肥头大耳,看上去像个农夫,苏联人就认为,赫鲁晓夫配不上苏联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形象。而且他性情急躁、爱冲动、言辞粗鲁、口无遮拦。比如说有一次赫鲁晓夫去看画展,他当着艺术家的面骂他的画是狗屎,驴用尾巴画也比这个好。还有一次会见英国大使,赫鲁晓夫那是语出惊人,他说用 6 颗氢弹就能摆平英国,摆平法国也只需要 9 颗。1960 年,在联合国讲台上,赫鲁晓夫更是脱下皮鞋敲桌子,让苏联人感觉自己的脸实在是丢光了。针对赫鲁晓夫这种大大咧咧的性格,苏联也编了不少笑话,一个笑话说:

有一天赫鲁晓夫忧心忡忡地在克里姆林宫踱来踱去,烦心的他把一口痰吐在了地毯上,他的助手提醒他,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同志,请不要忘记伟大的列宁在这地毯上走过。赫鲁晓夫怒吼道:住嘴,我想在哪里吐就在哪里吐,英国女王都说过我可以这么吐。助手很吃惊地问道:英国女王吗?赫鲁晓夫说:当然,我在白金汉宫也往她的地毯上吐过,她对我说,赫鲁晓夫先生您在这里不能这样,您在克里姆林宫可以。

好了关于赫鲁晓夫时代的苏联政治笑话,就讲这么多。那么今天回过头看,如果我们是一个苏联人,又该如何评价赫鲁晓夫的功过是非?我们不妨看看赫鲁晓夫对自己的评价,1964 年 10 月 17 日,勃列日涅夫等人向赫鲁晓夫发起了突然袭击,当时赫鲁晓夫几乎完全没有反抗, 当天晚上,赫鲁晓夫给米高扬打了个电话,他说我老了也累了,请他们折腾去,我已经把主要的事情做完了。有谁胆敢告诉斯大林说他不再符合我们的需要?有谁胆敢叫斯大林退休吗?现在一切都不同了,不再有恐惧,我们大家可以平等地说话,这就是我的贡献,我不和他们去争。可见赫鲁晓夫对自己的评价还是很高的,他自认为,革除了斯大林时代的弊病,让苏联的风气焕然一新。

40 多年后,戈尔巴乔夫就回忆说,当时自己还是一个团干部,他周围许多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听了赫鲁晓夫的报告都很兴奋,所以戈尔巴乔夫称赞赫鲁晓夫,说他敢于冒着风险,纠正历史错误,他向后代证明自己是一个有道德感的人。可以说,赫鲁晓夫确实给戈尔巴乔夫这代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后来也正是这批人,取代勃列日涅夫,把苏联重新推上了改革的道路,但是很遗憾,也和赫鲁晓夫一样,不仅改得一地鸡毛,而且还把苏联改黄了。

当然不管效果怎么样,赫鲁晓夫的初衷还是好的,他希望给僵化的苏联,打开门和窗户,让新鲜的空气和思想透进来,赫鲁晓夫是在苏联的理想和信仰破灭失效的时候,为了挽救它,做了最后的努力。事实证明,他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苏联。但是一方面,赫鲁晓夫的步子迈得太大了,转弯转得太急了,可人们早就习惯了斯大林统治下的那种生活方式,反而对突然的变化感到惊恐不安、不知所措。另一方面,苏联体制内部也存在着巨大的阻力,再加上赫鲁晓夫本人的能力问题,终究还是无力回天。

所以赫鲁晓夫时代,是既有去斯大林化的努力,同时也保留了很多斯大林时代的劣迹,这就使得后世对赫鲁晓夫的评价是毁誉参半。俄罗斯曾经做过一个民意调查,说在 20 世纪所有的俄国领导者中,俄国人只对两个人有好感,一个是沙皇尼古拉二世,另一个是赫鲁晓夫。因为他们认为,尼古拉二世做的好事多过坏事,而赫鲁晓夫既做了好事也做了坏事,功过相抵了。但是这个世纪的其他俄国领导者,都是坏事多过好事。

1964 年 10 月,赫鲁晓夫黯然下台,他的改革也戛然而止。1971 年 9 月 11 日,赫鲁晓夫在沉寂中病逝,终年 77 岁。赫鲁晓夫死后,被安葬于莫斯科新圣女公墓,他也是苏联唯一一位没有葬在红场克里姆林宫墙外的苏联领导者。赫鲁晓夫的墓碑是黑白大理石各占一半,这也象征了他毁誉参半的人生。当时苏联官方媒体,对赫鲁晓夫的去世,采取了一种极为冷淡的处理方式,一些报纸甚至没有报道,但是苏联民众还是对赫鲁晓夫表示了认同,纷纷到他的墓前祭奠怀念。当然人们怀念的,并不是那些荒唐的、让苏联民不聊生的改革,而是怀念他勇于对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做出改变,怀念赫鲁晓夫所带来的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当然也怀念因为赫鲁晓夫所产生的那些笑话。

据说在 1965 年,一位苏联人就给莫斯科写信,要求恢复赫鲁晓夫的职位,他的理由是赫鲁晓夫虽然没有面包,但却可以制造笑话,十年没有面包都不如一年没有笑话,让人感觉日子这么难熬。最后再讲一个关于赫鲁晓夫的笑话:

孩子问奶奶:奶奶,列宁好吗?奶奶说:当然,孙子,他很好。斯大林呢?他坏吗?

坏,当然坏。

那赫鲁晓夫呢?他怎么样?等他死了,我们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