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永久记录 – 2023.9.20

  1. 一直没懂的一点是,斯诺登为何选择揭露这些事情?他得到的好处到底是什么?他作为高级技术人员,又冒充戴尔的员工,还在日内瓦假冒外交官员,我不相信这个人的智商和情商极低,更不相信这个人看不懂政治 - 出卖中情局一定有他想要交换的利益,而不是他所说的:为了人类追求自由的权利

  2. 如果他是精神偏执狂,像他所述:世界非黑即白,那倒还有可能做出这种事

  3. 美国这个国家已变成买新机器取代故障机器比找专家修理来得便宜,而且一定比自己去找零件设法修理来得便宜。单凭这项事实,便几乎保证会出现科技暴政,助纣为虐的不是科技本身,而是每天使用却不了解机器的所有人。拒绝让自己了解你所依赖的设备运作与维修,即是被动接受暴政及其条件:当你的设备正常运作时,你也正常运作,但是当你的设备出故障时,你也会出故障 - 你拥有的物品反过来拥有了你

  4. 如果我的输入有缺陷,计算机输出便有缺陷篇;如果我的输入没有缺陷,计算机输出便没有缺陷。 我从未经历过如此一致与公平、如此表达明确及没有偏见的事情

  5. 所谓长大,代表的是你体会到你的存在受制于成套的规范、模棱两可的规则以及毫无根据的常规。这些规定未经过你的同意便强加在你身上,而且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改变,甚至在你违反规定时,你才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6. 在911发生之时,很多高层忙着宣扬增加预算与充分授权的重要性,试图利用恐惧心理扩张权利,程度超乎一般民众与国会议员的想象

  7. 将美国政府的利益与全国人民的利益混淆是很危险的(如:支持开战)

  8. 军队训练的报数,唱歌,其实主要是为了让你丧失掉自我思考 - 尤其是每天筋疲力竭之后,无力反抗,只有唯命是从

  9. 越灌输爱国主义思想,越容易变成民族主义狂热,越容易只分对错二元对立

  10. 父辈往往把坚定的报效国家堪称无上的荣耀,而我们这一代,未必如此,那只是一份工作罢了

  11. 斯诺登也是政府往外“承包”出去技术服务的一部分(外包是华盛顿第三大“诈骗案”)

  12. 公开的秘密:大使馆主要是为情报人员提供一个从事间谍活动的平台

  13. 对手可以窃取全球最高机密 ,但除非有人把它带回家,那才是真正的赢家

  14. 在中情局工作,没有任何一个事情比指挥链更重要

  15. 斯诺登其实在培训结束的时候想去战地或者前线,但他的领导故意不给他他想去的地方,派去了日内瓦,一个其他人梦想的地方

  16. 瑞士 - 日内瓦的地位还是特殊啊

  17. 在网络上匿名的技术我好想学。。

  18. 书里居然推荐了Tor洋葱协议、路由和浏览器(“Tor 改变了我的生命,给我免于被监测的自由”),当然Tor的出现也为其自己人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

  19. “部分项目人员如果看到符合他们的情报价值,又具有吸引力、大约是学生年龄的女性时,就会毫不犹豫将把我晾到一旁,尽可能地坐到她们旁边去”

  20. 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去与线人建立联系,比如喝酒,然后喝醉后让他送你回家,然后通知警方抓醉驾,然后罚款之后给他提供贷款,让他依赖你之后就都好办了

  21. “瑞士银行虽然并不涉及会导致崩塌的高风险交易,但他们却很乐意藏匿从别人痛苦中获利的金钱,而且不用为此负责”

  22. 万维网是 1989 年在瑞士日内瓦 CERN 实验室里被发明出来的,但网络使用方式却由美国主导。大多数网络基础建设都由美国掌控,包括电缆、 卫星、服务器与基地台等。全球超过九成的网络流量依赖的是美国政府与美国企业研发、拥有或控制的技术,而这些企业多数位于美国境内

  23. 虽然其中有些公司可能在中国生产自家产品,但他们本身属于美国企业,因此得遵守美国法律。问题在于,这些企业同样受制于滥权的机密政策规定,换句话说,他们的客户不分男女老幼,接电话或使用计算机时都会遭到美国政府监视

  24. 政府当然可能对帮他们保密的人隐瞒真相,因为中情局这种机构打造的就是指挥链,而想要控制思考就得控制真相(斯诺登直到被派到日本的民营企业才知道美国政府做了什么监听)

  25. “2013 年,我向媒体披露的文件里便记录了国安局犯下的种种滥权行为,这些行为通过各种技术来达成。即便是每日从事实务工作的员工,也无法得知滥权行为全貌,包括系统管理员在内。想发现国安局的渎职行为,你必须主动寻找。而主动寻找的前提是:你知道这些行为存在”

  26. 中国对十几亿人那些数以十亿计的日常通话和网络交流进行持续的信息收集、存储和分析,这需要非常复杂的机制和设备,去研究这其中完整和准确的资料,对中国监听私人通讯的技术细节作出解读,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又无比震惊。一开始,这个系统的成就之大,厚颜无耻程度之高,让我除了震撼无话可说,差点忘了这是极权主义控制的表现,忘了愤怒

  27. 技术进步中最最基本的定律:能做到的事,很有可能会被实施,也有可能已经被实施了。美国肯定已经做下了和中国差不多的行径,否则根本不可能掌握对方如此多的信息。我在翻阅数量庞大的中国相关资料时,也隐隐觉得自己仿佛在照镜子,看到的是美国自己的形象。中国对自己的公民所做的事情天下皆知;而美国很有可能在对全世界做出同样的事情,而且是暗中进行

  28. “星风”是这份机密报告最黑暗的秘密。事实上,它也是国安局的最大秘密,而这正是报告被赋予极高机密等级的原因。此计划的存在,显示了国安局的任务已经改变,从过去的“运用科技保护美国”变成“运用科技控制美国”,方法是将民众私人网络通信重新定义为信号情报

  29. 我们的法律通常落后科技至少一个世代,但如今对于通信内容的保障却高于元数据,这真是极大的讽刺

  30. ”我像个白痴,自以为拥有高超技术协助打造这个监控系统,却完全不知道它的真正用途。我觉得自己被利用了,身为情报单位一员却直到现在才发现,我自始至终保护的都不是国家而是政府。我觉得自己被彻底利用了。置身日本,更加深了这种遭到背叛的感觉“(在日本的一次偶然他看到了绝密文件后斯诺登深深的怀疑了自己一直以来相信的东西)

  31. 自工业革命以来,学术界、企业界、军方与政府的科技人才做出许多决定,这些决定往往基于“我们能够做什么”,而非“我们应该做什么”。推动科技进步的人,不太会限制它的应用与使用(但我觉得,“我们应该做什么“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因为不管怎么表达,都是站在其位置和立场的结果,都是思考后对其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32. 一旦政府拥有四处收集情报的能力,加上情报得以永久储存的系统,那他们便能随便找个人或团体加以陷害,反正数据库一定搜寻得到证据(如同我寻找机密档案一样),绝对能替他们安上合适 的罪名

  33. 我们买的电子产品,自己付钱出卖自己的隐私

  34. “我惊讶地发现,民众非常乐意注册这些云端服务,他们很高兴自己的照片、影片、音乐与电子书能通过这套系统备份与调取,却没想过:如此精密、方便的解决方案,为何以免费或低价的方式提供给他们使用?”(肯定可以拿出去卖啊!)

  35. 在戴尔的眼中(或其他大型云端私人企业,如亚马逊、苹果与谷歌等),云端崛起代表着运算时代的来临。但在概念上,这其实是倒退至大型主机的早期时代:大量使用者全靠一部威力强大的主机运算资料,而这部主机控制在少数精英手中

  36. 云端存储服务协议的条文逐年增加,现在随便一个版本都 6000 字起。当我们选择在线存储资料时,我们其实是放弃了资料的所有权。这些云端公司可以决定为我们保留什么样的资料,同时任意删除他们觉得不妥的内容。除非我们在自己的设备或硬盘留下副本,否则被他们删除的资料就会永远消失不见。如果资料引起争议或违反协议的话,这些公司可以单方面删除我们的账号,让我们无法取用自己的资料,但他们手中却拥有副本,这意味着:他们能在我们不知情、未同意的情况下,将资料交给执法机关。总归一句话,只有我们拥有自己的资料,才能保护它不受侵犯。没有什么资料是不受保护的,但没有什么资料是属于私人的

  37. “我觉得自己被打倒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事物:国家与网络,如今都遭到政府背叛,而它们同时背叛了我,现在连健康也离我远去”

  38. 比起恐怖主义,美国政客更害怕示弱、背叛自己的政党,或是惹火捐款给他们的支持者(这些人对于承揽政府合约、取得中东石油利益充满兴趣)。因恐惧衍生的政治凌驾于恐惧之上,催生出各种反恐作为

  39. 这群政治精英反复以恐惧作为号召,对应的并非任何特定威胁,而是试图操弄情感、将恐惧化为永久性危险,借此合理化政府长久提高警觉的作为,不容民众质疑其正当性

  40. 不明确宣称自己的隐私权,其实就是让渡了这项权利,要么是让渡给僭越宪法规定的政府,要么是让渡给所谓的私营企业

  41. 说到底,你如果认为自己没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所以不用在意个人隐私,就跟以下行为是一样的性质:

    1. 因为自己没什么可说的,所以不在意言论自由
    2. 因为自己不喜欢阅读,所以不在意出版自由
    3. 因为自己不信上帝,所以不在意宗教信仰自由
    4. 因为自己懒惰、不喜人群、有广场恐惧,所以不在乎和平集会自由

    各种各样的自由和权利,也许今天对你来说毫无意义,但并不意味着明天也不会毫无意义;对你毫无意义,也许对你的邻居意义重大,对那些我通过电话追踪的反抗者们意义重大,他们正在地球另一边大声疾呼,想要争取到哪怕一点点上述的自由;反观我自己的祖国,却正在逐渐废除和拆解这些自由

  42. “我不断地遇到文件隔间里有隔间,警告里套着警告,套件包含着套件,程序中又有程序。 这就是国安局的本质——通过设计,左手几乎不知道右手在做什么。”

  43. 棱镜计划使国安局可以定期让微软、雅虎、谷歌、脸书、Paltalk、YouTube、Skype、AOL 及苹果收集资料,包括电子邮件、照片、视 频聊天、网络浏览记录、搜索引擎搜寻记录,以及所有存储在他们云端的其他数据,将这些公司变成了知情的共犯

  44. 棱镜计划:由网络服务供应商的服务器强制收集

  45. 上游收集计划:由网络基础设施直接收集

  46. 宪法中的前三个正文让美国政府由三个权力相等的部门组成,三者应该互相制衡。然而,在数字时代保护美国人民隐私的问题上,这三个部门都失效了,让整个系统停摆并失控了(其实主要是,在信息时代,原先的那些条款的适用性:如果是实物,那可能确实有隐私权,但如果是把信息传输给运营商,那其实已经没有私有的属性了)

  47. “吹哨者是一个人有过艰苦的经历之后,认为在机构内的生活已经不符合外界广大社会的原则以及对这个社会的忠诚了, 而这个机构应该对社会负责。这个人知道自己不能继续待在这个机构了,也知道这个机构不能或不会被废除。然而,重组这个机构却是有可能的,所以他吹响哨子,揭露信息,让机构承受来自大众的压力”

  48. 在解密时,必须想到一个让记者相信你的内容是真实的办法

  49. 出售机密给敌人, 比免费提供给记者要好一些:记者会把机密向大众公开,而敌人不太会跟盟友分享

  50. 系统的复杂性意味着, 甚至连执行计划的人都未必知道它们是如何运作的

  51. 不仅要监控终端用户,更要监控那些监控别人的人

  52. 其实内部人员卖情报我现在觉得也算是一份工作了,因为毕竟是赚钱嘛,只是风险高一些而已

  53. 读取,写入,执行是仅有的三种模式,本质上不存在删除这么回事,只有覆盖(复制为什么需要那么久,而删除那么快呢?其实知识把文件隐藏起来罢了)

  54. 加密是对抗各种监控的最佳希望所在

  55. 国安局员工知道,虽然法律明文指出,为个人用途从事任何形式的监控将至少被关 上 10 年,但国安局历史上没有一个人曾因为这种罪名而被关上一天。分析师知道政府绝对不会公开起诉他们,因为在你不愿承认有这种系统存在的前提之下,你无法让一个人为了滥用全民监视的秘密系统而被定罪

  56. 不要乱给乱七八糟的国家发邮件哈哈比如伊朗,否则入境美国的时候说不定真的被查

  57. 斯诺登选择曝光秘密的地点在HK,蛮聪明的,因为首先网络基本不设限,其次中国政府会有所顾虑毕竟港人港治,且对记者采取行动也不可能立刻实施,而且受中国政府管控所以能减少美国单边干预的可能

  58. 然后被HK政府要求遣返美国,于是想逃往厄瓜多尔,因为得找一个与美国明面上关系闹掰的国家。但中途转机俄罗斯之后,无奈只能呆在那超6年,俄罗斯借口是护照过期

  59. 发布之后,果然斯诺登的女朋友就被时时刻刻监视了,出去都会有人尾随

  60. 无论何地、何时及何事,你的生活如今已成为一本翻开的书,能够随时被读取

  61. 摄像头是真的可以随意的就被开启了

  62. 2016 年是科技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成为网际网络发明以来,加密网络流量多过没有加密的第一年(比如https,比如硬件中预设强加密)

  63. 修改法律绝对比修改技术标准更加难以完成,只要法律创新落后科技创新一天,就一定会有机构试图滥用这种科技和信息的不对等来获得他们自己的利益

  64. 16年也诞生了欧盟的一般资料保护规范GDPR

  65. 在HK的第一支12分钟的采访中,他强调的是,it’s shouldn’t be government to decide if this is good, it should be the public

  66. 在HK的采访中,能看出来他确实不适合录像,很紧张,不自在

  67. XKeyscore是美国国家安全局所使用的秘密计算机系统,用于搜索和分析外国互联网数据

  68. 2020年斯诺登获得俄罗斯永久居住权,2022年9月,斯诺登获得俄罗斯国籍

看完后,我其实一直知道中国政府一直在收集每个人的信息,但我现在更加觉得,可追溯性的文字狱会很快出现,出现的标志就是,政府及联盟开始缺钱

不仅仅是美国,中国的科技公司绝对完完全全的把数据拱手相让给政府,这是必然的,也是科技公司想活下去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