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ning Li

养老金早期来源及怎么通过的 – 2022.9.10

关于养老金资金来源: 养老金到底从哪里来?欧洲和美国的模式是来自三者:个人,政府,和公司,但是本质上都是来自个人,因为政府的钱来自税收,公司的钱来自劳动者剩余价值。 关于养老金制度最开始怎么通过的: 在二战之前和之后,养老金分别在欧洲和美国诞生,都是工人阶级争取来的利益。但是站在政府的立场,能用最低的成本解决工人示威游行问题就是最好的办法,于是既然罢工的人主要是中年以上的人,而他们是直接受益者,自然要大力支持该政策,他们掌握着话语权(年轻人也没那么闲),并且他们年轻的时候并没有交钱,所以他们纯纯的受益者,而且还有平均来说4个人以上的年轻人来养活。 而且对于当时胡佛政府来说,这样做又可以搞定这一波老年人的选票,简直完美,毕竟给老年人提升福利的成本,还是出在年轻人身上,而当年轻人交不动了,当局还会发更多的国债,把压力转到甚至还没出生的人身上。 不过就算这被年轻人看破,也无济于事,因为在民主国家中,年轻人的声音是远远没有中年人老年人大。 然后政府就成功的将原本工人和政府的矛盾转移到了不同年龄层的工人自己身上了。 一句话总结:养老金,就是政府和资本主义勾结的结果。但毕竟人一辈子只有几十年,自私的本性让占多数的成年人选择了对自己这个群体最有利的行为。

养老金早期来源及怎么通过的 – 2022.9.10 Read More »

September 10, 2022 – Brief Discussion about Pension Funds

About the Source of Pension Funds: Where exactly does pension money come from? The model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drawn from three sources: individuals, the government, and corporations. However, essentially, all of them stem from individuals because government funds originate from taxes and corporate money is derived from the surplus value of

September 10, 2022 – Brief Discussion about Pension Funds Read More »

February 11, 2023 – Why Google is Afraid of Microsoft’s Chatgpt at this Point in Time

In summary, Microsoft’s somewhat dispensable product strikes at the core of Google’s revenue source. I started using ChatGPT last year and found it astonishing. Unfortunately, the statistical questions I asked was too profound and after repeated inquiries, I never received a complete response. Moving on to recent developments, following the rise of ChatGPT (and not

February 11, 2023 – Why Google is Afraid of Microsoft’s Chatgpt at this Point in Time Read More »

2023-2-17 Discussion on China’s Economic Logic and Current Situation

Let’s start with the conclusion: I believe th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can only be resolved either through dynastic changes or wars, or through prolonged inflation to flatten the issues. As a 26-year-old young person, I personally wouldn’t mind witnessing a devastating war, as I have never experienced one in my lifetime. It seems like there’s

2023-2-17 Discussion on China’s Economic Logic and Current Situation Read More »

2023-2-15 M2为什么到不了实体经济

作者:Victor 一句话总结:M2的钱让银行和大公司以一种效率相对低下的方式霍霍掉了。 其实这是一个老话题了,业内叫做,资金在银行体系内空转。 我先扯点别的,我认为所有事情的发展,大方向一定由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的interaction决定,其他乱七八糟的要素都是烟雾弹,无足轻重,就像孙正义为什么牛逼,是因为胆子大吗?我觉得是因为其对大方向的把握属于世界顶尖玩家了,也许是十几岁被老总点醒要学计算机和外语,见多识广之后不仅抓住了日本互联网泡沫,抓住了电商,赌对了消费,抓住了云平台等等等等。他投资失败案例很多的,wework投入了那么多擦屁股的钱全打水漂,但是不影响其因对大方向的精准判断而出名。 我还想再聊一个个人的看法,看的越多想的越多,就总觉得时代的发展似乎与个人的生老病死一样,制度更是如此,似乎找不到一个能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的制度,因为人性的自私和生物的生存需要。所谓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我现在觉得只不过是同一种分配方式在富人与穷人的信息差一个极小和一个极大情况下的表现罢了(因为人的贪婪是无限的,世界上所有的信仰和道德乃至法律,在做坏事没有成本的情况下都不会被遵守)。所有制度都有漏洞,其中越大的国家漏洞越多,如果把人类的幸福感(这里定义为绝对幸福)当作目标,那想在美国达到全民幸福的难度比中国还要大的多。这里的意思就是,因为漏洞太多,所以总有人以此获益,然后扩大贫富差距。这里我想谈与M2有关的漏洞。 先说情况,其实这个M2增速过快但人们口袋的钱并没增多这个事情是一个老话题了,与保房价还是保汇率算是并驾齐驱了,因为本质上就是不可解决的。先说结论: 我们的M2有多离谱呢?没记错的话我们的M2体量相当于美国加欧盟的总量(虽然美国好像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实际较为准确的M2所以用M3代替了),08年我们放水4万亿,结果现在,每个月放4万亿,呵呵。 那谁最后亏损了呢?当然是百姓呗,因为这部分空转的钱如果越来越多,各个上市公司赚的越来越多,然后套现走人,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有点那个实质性负利率的意思了(这个词讲的是,1980年的60块月工资(当时的平均数)与现在的6000块(现在的平均数,可能还要高一些)月工资相比较,以前的购买力等于现在6000块的购买力的20倍不止,所以实际上对于居民来说利率为负),如果社会中的钱流向了一个大的蓄水池(以前是房地产),那么剩下的钱(可以流动的部分)的购买力实质是飞速下降的,因为我们都懂大部分在蓄水池的钱是不能拿出来的,不仅因为没有那么多人接盘(即流动性差的离谱),更由于一旦拿出卖掉,直接会引发系统性经济崩溃(因为钱一下子多出200%的话直接引发200%的通货膨胀)。 插一句,仔细说的话多200%的钱引发的通胀大概率是小于200%的,因为穷人总会把所有钱花到刚需的食物等上面,但富人可能只会花10%的钱,这就导致了在刚需的定价层面,相较以前现在的200%货币量并不会以相同比例增加到刚需物品上面,一定会小于2倍这个比例。但是呢,实际层面,由于穷人可能连饭都吃不饱所引发的社会动荡,然后引发的交易成本(生命安全性的降低,相互信任的破裂等)的增加,可能也会让定价有过高的趋势。这里可以参考土耳其恶性通胀的例子。 回过来,这套资金空转的游戏能玩得转有两个必要条件: 个人理解的话,目前应该还会继续让这游戏玩下去,毕竟还没有玩出事故,等下一次大规模的理财暴雷,M2的增速可能才降缓吧。

2023-2-15 M2为什么到不了实体经济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