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ning Li

读书:伟大的西方音乐家传记 – 拉赫马尼诺夫 – 2023-11-30

先写几个著名的年份: 拉赫马尼诺夫:1873-1943 肖邦(波兰):1810-1849 李斯特(匈牙利):1811-1886 门德尔松(德国):1809-1847 柴可夫斯基(俄国):1840-1893 普罗科菲耶夫(俄国) 1891-1953 鲁宾斯坦(美籍波兰裔犹太人):1887-1982 小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1825-1899 车尔尼(德国):1791-1857 巴赫(德国):1685-1750 贝多芬(德国):1770-1827 莫扎特(奥地利):1756-1791(35岁去世) 舒伯特(奥地利):1797-1828 海顿(奥地利):1732-1809 帕格尼尼(意大利):1782-1840 斯克里亚宾(俄国):1872-1915(与拉赫是莫斯科音乐学院同学) 肖斯塔科维奇(俄国 – 列宁格勒,Shostakovich):1906-1975(被称为一生都在等待被枪决的音乐家) 德彪西(法国):1862-1918(虽然他的作品还存在着调性,但是几乎已经濒临溃散的地步,音乐创作不再被既定规则所限制,改革风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普神?) 圣彼得堡音乐学院:1862年建立(当时柴可夫斯基20岁,是最早的学生之一) 霍洛维茨(俄国):1903-1989(斯科里亚宾去世前听过霍洛维茨的演奏) 斯托科夫斯基 Stokowski(英国):1882-1977(指挥家,擅长改编曲目,比如巴赫) 茱莉亚学院(The Juilliard School):成立于1905年(在纽约边上) 柯蒂斯音乐学院:由玛丽·路易斯·科蒂斯创建于1924年10月(在费城) 拉赫马尼诺夫(Sergei Rachmaninoff),父母皆为业余钢琴演奏家,家里很多人都有音乐天赋,他将尽2米,双手极大,力量惊人 拉赫马尼诺夫是个庞大的家族,极其富有,虽然受到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影响但仍极其富有,主要在俄国首都圣彼得堡居住。谢尔盖(拉赫马尼诺夫)6岁的时候家里就聘请了一个刚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的安娜来教授钢琴 1877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向土耳其宣战,促使1879年德国与奥地利结盟然后攻打俄国,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人用炸弹炸死 1881年同年,拉赫马尼诺夫家族不再有钱,很贫困,被迫卖掉所有房产后搬到圣彼得堡,长子弗拉基米尔就读军校,平日不住在家里,谢尔盖在音乐教师安娜的推荐下获得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奖学金 但不幸的是,刚搬到圣彼得堡的小公寓,孩子们染上了白喉,女儿死掉了,卢波芙(拉赫马尼诺夫母亲)受到打击从此离家出走与自己的母亲一起居住(在当时的俄国东正教的影响下离婚是不可能的) 谢尔盖上课完全不认真,无心求学,几乎每一科都不及格,最终在其哥哥西洛第的推荐下(当时西洛第已经小有名气,与李斯特柴可夫斯基都经常交流),谢尔盖进了莫斯科音乐学院,师从兹维列夫。莫斯科的教育是十分严格的,而在他12岁的时候他姐姐贫血去世了,他的童年到此结束,必须靠自己了 在严格的环境中他进步飞速,见识了很多演奏会与名流,技术突飞猛进,兹维列夫想把他培养成钢琴家,他认为作曲不应该成为他的主业,但拉赫马尼诺夫却更喜欢作曲,两人吵了一架,便离开了。也许是受这位恩师的影响吧,拉赫马尼诺夫晚年也显得很是独断、严肃和冷漠,相比于少年时的玩世不恭,差异十分巨大 1891年他回到莫斯科,当时欧洲和俄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他母亲要求他金钱援助家用,所以他俩之间产生了一些矛盾 他的作曲和音乐天赋实在是太高,90年一年可能写了超过80首长曲,回顾其一生,他作曲的天赋要远高于钢琴的技术天赋 为了能不在最后一学年换老师,他主动要求提前一年参加钢琴的资格考试,这也就意味着他只有一个月来准备别人一年准备的东西,然后他以高分通过;之后与指挥沙弗诺夫的“合作”中,也只有拉赫马尼诺夫这一个学生敢拒绝接受他的修改甚至敢于打断他的指挥 1892年他顺利提前毕业,也与恩师兹维列夫和好,并一生都珍藏着他送给自己的那块表 他的职业生涯初次登台是演奏自己的升C小调前奏曲(算是献给自己老师的作品) 在职业生涯初期古泰尔就找上门来愿意买他的作品帮助出版,最开始花了400卢布(当时他每月教课收入只有15),还是蛮成功的,次年升C小调前奏曲也被卖了40卢布 1893年自己的恩师兹维列夫61岁去世,次月柴可夫斯基也离世了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他开始为管弦乐作曲(以前他基本都是为独奏钢琴小品作曲),也第一次指挥了歌剧 当时为了谋生,也不得不写了许多流行风格的钢琴二重奏,反映出当时流行的沙龙乐风 在1896年10月到12月写下了他那六首音乐瞬间,此时已经很成熟了,这是他当时最伟大的钢琴独奏曲 在97年3月举行了他第一次交响曲的首演,这首交响曲十分好,但首演还是成了浩劫,这场音乐会他盼了将近两年!在大部分乐评家眼中,首演的失败永远是作曲者的错。对拉赫玛尼诺夫而言,这次失败其实并末让他灰心丧气,真正令他伤心的是,他自知谱出了他最优秀的作品,却亲耳听见它葬送在一个笨拙的指挥手上 之后签约指挥来赚钱,但几年过去后始终依旧感觉自己的创作事业也被钢琴演奏和指挥所耽误 1900年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出版,欧洲流行起了精神疗法,为了找到创作的动力和灵感,他也去尝试了,但效果不大 1900年10月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在英国首演,其实蛮成功但他并不觉得开心因为他认为这首不代表自己的水平。从意大利得到的创作灵感让他又恢复了以前的创作速度 到1901年创作出了3首曲子,其中就包括拉二,首演自己弹钢琴部分,11月在莫斯科爱乐协会管弦乐团演出(他表兄西洛第担任指挥)。自此这首就成为了乐团最常演奏的曲目之一 1902年他宣布娶表妹娜塔莉娅(也是钢琴家)为妻,两人为近亲,而俄国东正教禁止近亲通婚,除非是虔诚教徒否则不能被教会所祝福(当然金钱也解决了一部分问题) 1902年底娜塔莉娅怀孕,然后他接受了两份教学任务不重的教职,以便能继续有时间作曲和配合音乐会演出 […]

读书:伟大的西方音乐家传记 – 拉赫马尼诺夫 – 2023-11-30 Read More »

November 30, 2023 – Book: Great Western Musicians: Rachmaninoff

Let’s begin by highlighting the notable years of various musicians: Sergei Rachmaninoff: 1873-1943 Chopin (Poland): 1810-1849 Franz Liszt (Hungary): 1811-1886 Mendelssohn (Germany): 1809-1847 Tchaikovsky (Russia): 1840-1893 Prokofiev (Russia): 1891-1953 Rubinstein (American-Polish Jew): 1887-1982 Johann Strauss II (Austria): 1825-1899 Czerny (Germany): 1791-1857 Bach (Germany): 1685-1750 Beethoven (Germany): 1770-1827 Mozart (Austria): 1756-1791 (died at 35) Schubert (Austria):

November 30, 2023 – Book: Great Western Musicians: Rachmaninoff Read More »

布鲁塞尔和鹿特丹的印象 – 2023.11.6

请了两天假从巴黎自驾跑去布鲁塞尔和鹿特丹呆了一共4天3个晚上,看了两场王羽佳与Tarmo合作的演奏会,感受还是蛮多的 四天除吃饭外一共消费610欧,其实还是有点贵,但毕竟是自己第一次单独自驾开车游三国,总体感受还是蛮好的,驾驶总距离为1100公里(其中油钱110欧,租车240欧包含全险,演奏会两场90欧,和三晚上住宿共180欧) 演奏会 yuja现场掌控能力是真的牛逼,布鲁塞尔第一场时encore了两首耳熟能详但很复杂的曲子,一个应该是卡门主题变奏曲另一个不知道,鹿特丹与Tarmo一起encore了一首更“世俗”的曲子,Tarmo年轻但十分擅长玩音乐 唯一的遗憾是我对巴托克的了解不多,无法理解他协奏曲的内涵与背景 在鹿特丹那一场我本可以中场休息时“闯入”后台要张与yuja的合影但我太没勇气了,我好怂,从小父母就说我不希望你大富大贵,只希望你平平安安,这无形中给了我要稳健的价值观,当然中国政府也求稳,维稳的意义在我国绝对大于公平公正,但犹太人的教育就截然相反,他们希望子女去冒险,比如不给我开家公司就别回来!从小我可能喜欢平平安安稳定的生活,越长大越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反倒更喜欢刺激的风险了 开车 租车其实蛮容易的,记住最好买full cover的保险,我租的是Hertz,给了我一个法国雪铁龙的suv,但可惜我怎么加速都不能达到180公里每小时,只能到178最快了 11.2日上午从巴黎去布鲁塞尔的路上狂风大作,是真的能感受到车被吹的摇摇晃晃,高速跑120公里都感觉方向盘不受控。此时,我这辈子第一次险情出现了,当时我在普通车道(中间车道)平稳的开着,眼见前方路边大树的树枝整个被风吹落,直挺挺的即将掉落在我车前几米,我当时心里毫无波动,完全无意识的先看左后视镜确定左边没车后立马往左打方向大概20度左右然后同时减速(小tip,此时大概率要减速,不能加速,因为比如从120加速到160可能对绝大部分车得花20秒,但120减速到80可能1秒半就够了),然后我的车以大概60的速度剐蹭到了树枝最末端。幸好我没有加速,如果加速的话这根树枝会直挺挺的砸向我的车顶,按树枝最粗的部分20厘米来看,我的车顶应该是不保了,而如果我不变道但减速了的话,车头应该被撞烂不成问题,而我如果不减速只变道,那大概率树枝会把车的玻璃给砸碎。总之我觉得我的操作很牛逼,这也是我这辈子第一次遇到这种事,在撞上树枝顶端之后我立马看右侧后视镜确定右侧没车后往右打方向停靠在应急车道,立马打开双闪然后确认后面没车后下车查看。好在树枝就在车头位置砸了一个坑并且刮花了几道,并无大碍,在我停下后还有一个法国人停车到我旁边问我是否c’est bon,还是蛮感谢的。可以看如下的图: 这法国雪铁龙的SUV内饰啥的都还不错,但我对其性能只能嗤之以鼻,果然比德国车要烂。我做了这些测试哈哈哈:45公里挂4档加速到100公里花了12秒,30公里挂3挡加速到80公里花了10秒,120公里减速到0但不是踩到底的急刹车花了6秒,60的速度左右摇摆30度左右有明显失控的感觉,100的速度摇摆10度也有即将失控的感觉 停车问题:西欧这些国家尤其是在市中心停车是个大问题,求稳的话一定要提前预约(你没听错提前预约停车位),布鲁塞尔老城区的停车费每天11欧,已经算很便宜了,鹿特丹的更贵,但我租的是郊区的interparking,每天7欧,如果不在网上预订则每天封顶9欧,虽然吧…我开进停车场那会怎么都搞不懂要如何用那个预约码,所以说我是白白花了这7欧,但好在最后停了两天车后出库之时银行卡怎么都刷不了,无奈附近的一哥们来帮我解决问题,最后打电话到office人家没收费直接让我开走了哈哈 布鲁塞尔 这国家到底靠什么赚钱?看来是原先的功课没做到位,我住在了那个小圈圈里面,然后开车十分困难,我租的车库的门是我这辈子停车经历的最狭窄的没有之一,而且整个城市除了主干道外没有任何红绿灯,而且清一色单行道,没有谷歌地图对我来说将会是灾难…但实际上小圈圈相当于老城区,更现代更先进的部分在东边,有各种国际组织,有欧盟总部,谷歌Office等等,十分现代 比利时靠什么赚钱?近代时,汽车是支柱产业,比利时的汽车品牌比宝马都早成立两年,比利时也是最早修建铁路的国家,也是汽车制造大国,当时总规模仅次于法国和德国。目前比利时靠工业和港口(安特卫普港 – Antwerpen)赚钱,具体来说其石化产业是第一工业,以安特卫普港为中心,是世界上第二大的石化产业集群区,主要做原油及炼油产品、后续的工业成品等,通过港口吞吐,降低了成本。其次,安特卫普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贸易和加工基地,每天的珠宝交易额大约为1.5亿欧元,全年的交易额大约为450亿欧元,自19世纪以来,安特卫普就是著名的钻石加工和贸易地,世界上每10颗钻石就有7颗是在此地加工而成的(当然现在钻石不值钱了)。当然金融也算是支柱之一(东有纯金融的卢森堡,北有纯物流贸易的荷兰),之前法国总统奥朗德刚上台的时候威胁富人交75%的税,结果富人们纷纷威胁要移民比利时 同样的,艺术也很牛逼,只是出的钢琴家小提琴家相比于中欧和东欧(包括俄罗斯)没那么多罢了 布鲁塞尔市中心有家老书店,里面还有各种老玩意,老游戏带,老书,老光盘,老色情光盘等哈哈,我挑了很久买了两本关于欧洲历史的法语书,一共花了5欧,是真便宜。店名叫:Pelemele 鹿特丹 鹿特丹我就做了两件事,一个是看yuja的演奏会(我可是在前排),另一个是见朋友走走聊聊玩玩 荷兰对员工的保护还是值得法国学习的(当然法国也不那么差) 人们很友善,比巴黎人友善多了 去的时候第二天下了一天的小雨… 和阿姆斯特丹一样,整座城很现代,非常时髦,但我却没找到一家老书店 荷兰一些海边的半岛和小岛 海边风很大,风里都是沙子 风车很多,到处都是风力发电。时不时能看到附近居民开个车停在半路出来遛狗 很多海边和沿海的小别墅确实落地窗里面能看到一个老奶奶端着茶杯看报纸的场景,十分温馨,也十分孤独 其他 在鹿特丹周六bakktf附近的open market里我看到了一些很久的一些人以前收集的邮票collection,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本集邮册的封面写着“Nederland”,我一直不知道尼德兰这个荷兰的名字到底从哪里来,看来是来自这里。英文的荷兰是Netherland,我之前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让d改成了英语的th,后来也没想明白,但我觉得肯定也受西班牙语的影响了,因为西语的d准确来说就是发英语th的音(而西语的t就单纯发英语的d)。荷兰这名字在很多语言中都是“低地”,比如西班牙语的pais bajo,法语的pays bas,英语其实也可以叫low land,那为何有Netherland / Nederland这个名字呢?查了资料后发现,荷兰语的 neder = 中世纪英语的nether = low,那这就解释得通了

布鲁塞尔和鹿特丹的印象 – 2023.11.6 Read More »

October 30, 2022 – Why Isn’t the Use of Assassination Encouraged to Deal with Political Opponents

Assassinating political figures may seem highly efficient, 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a political leader’s authority, where eliminating a few individuals may be relatively straightforward. However, why is it discouraged to dispatch individuals to kill opposing leaders (especially when opposing parties have similar or equivalent military power)? There might be several reasons for this: Disruption

October 30, 2022 – Why Isn’t the Use of Assassination Encouraged to Deal with Political Opponents Read More »

为什么不鼓励用暗杀手法解决政敌 – 2022.10.30

暗杀政治人物非常高效,按照政治领导人的风格,随便杀几个百姓是极其容易的,但为什么不派人杀敌对的领导人呢? 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破坏政治生态平衡:暗杀行为会破坏政治生态的平衡,使得政治环境变得更加紧张和不稳定。例如汉景帝时期,梁王刘武希望通过暗杀从而使自己能顺利接班,结果暗杀行为本身弄得人人皆知,最终几乎所有大臣都反对兄终弟及,最终刘武没几年便郁郁而终 容易让被害者思想更大的传播,暗杀行为,违反了这个社会不便公认的道德和伦理,当使用暗杀手法解决政敌时,社会大多数人会同情被害者,反而会让被害政敌的一些理念在社会大众环境中得到更广泛传播,进而威胁己方阵营的声望。例如甘地被暗杀后,他的思想和主张,反而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接受 容易引发政治动荡,政客的最终目标是顺利获取国家最高统治权,但只有社会安定才谈得上正常的统治,例如马丁路德金被暗杀后美国出现大规模骚乱 容易破坏国际关系,如果被暗杀的是外国领导人,可能会引发国际冲突,例如1914年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被塞尔维亚人暗杀,一战爆发 容易激化政敌对立,暗杀可能使政敌更加团结对抗,例如列宁被暗杀未遂后,布尔什维克党内部更加团结一致(当然是被逼的,但没办法),又可能引发报复,暗杀可能引发报复行动,例如在越南战争期间,南越领导人吴庭艳被暗杀,但这并没有改版南北越之间的冲突,在1963年,她被他的军队中的一些军官暗杀,导致了南越的不稳定和美国对越战争的扩大,她的死相反使得南越更加不稳定,美国更加深入地介入了这场战争 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暗杀不能解决政治分歧和矛盾,例如美国总统肯尼迪在1963年被暗杀,尽管他的暗杀者里的奥斯瓦尔德被捕,并受到了审判,但肯尼迪的死并没有解决美国当时面临的种族问题、冷战紧张局势等问题,相反他的死亡使得这些问题更加复杂,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和政治动荡 影响历史评价,如果一个政治家使用或鼓励使用暗杀手段,他在历史上的评价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例如古罗马的政治家和军事领袖凯撒在位期间,他的政敌布鲁图斯,参与了一次针对他的暗杀行动,尽管布鲁图斯可能认为这是为了罗马的最大利益,但这个行动使他在历史上的评价变得复杂,另一方面他也被视为一个勇敢的共和主义者,但同时也被视为背叛者和凶手,这就是为什么高明的政治家不会鼓励使用暗杀手段解决政敌,因为这样做可能会对他们在历史上的评价,产生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暗杀作为一种解决政敌的手段,不仅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包括破坏法律,激化政敌对立,失去公众支持,可能引发报复等,这些都是高明的政治家,不会鼓励使用暗杀手段解决政敌的原因,他们明白真正的解决办法应该是通过对话(包括有阴谋的对话),谈判和合作来处理政治分歧和矛盾,而不是通过暴力和死亡,这样做不仅更符合法律和道德原则,也更有利于实现长期的和平与稳定

为什么不鼓励用暗杀手法解决政敌 – 2022.10.30 Read More »

读书:无常的博弈-327国债期货事件始末 & 中国早期资本市场 – 2023.10.22

都说327事件是中经开和万国之间的博弈,但93到95年间,若隐若现但绝对占据舞台中央的主角一直都是辽国发,万国发更像是莽撞的龙套,辽国发才是阴狠歹毒的那个 327的评价: 以华丽的跨市场布局开场,可惜自始至终没有跨市场套利对冲的策略规划,甚至看不到期货最基本的套期保值的影子,一路在横蛮粗糙的战术思想支配下,只想依靠资金实力来参与市场的非理性对赌,最终以极其低劣的掀翻牌桌收场,走到鱼死网破的结局:这表明当时中国的资本市场还远没有摆脱原始的蒙昧阶段,是法律、监管、制度、投机、需求等极其不协调的产物 但是搞笑的是2.23的327事件之前,直到2.16号管金生回到公司工作第一天因为事物堆积的太多,甚至也还不清楚自己手下的交易部有如此天量且巨大浮亏的持仓,这妥妥的内部控制大缺陷啊! 利用不完善的规则去争取自己最后一份利益,只可惜管金生与上交所利益相悖,资本哪能抵挡得住权力呢?再说了,尉文渊也确实选择了利害更轻微的路,杀掉万国保住市场,再反手让政府保住万国不至于引发810似的恐慌,让自己利益集团的好处最大化 95年5月18日正式暂停国债期货市场,人们以为一颗雷已经失去爆炸的可能,但这才是噩梦的开始 其实总结来说,我觉得在327这件事中空方真的是风险大收益还小,因为他们不知为何低估了政治的力量,过于相信市场自发性和根据西方理论而做的预测了 一般都认为,管金生误判了形势,其实他只是面对“法无定规”时不愿意认输而已 一些细节 327事件并不是3.27发生的,而是在1995年2月23日发生在327合约品种上的事,当时中国国债期货市场刚刚发展两年半 不仅仅是327,还有314,319等,而这一系列国债期货市场风险事件的发生和处置,最终导致了我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的交易试点宣告失败 国库券就是国债,上世纪90年代在上海四川北路、虬江路口就有一个黑市,有些人急于用钱,就拿国库券跑到那里按面值打六折抛出,票贩子悄悄收进转手以七折再抛出。这便是人们称为“六进七出”的国库券价格。在一些小卖部或个体烟摊上,也挂出了收购国库券的牌子,被上海人称为“打桩模子”(很像当年欧洲人在梧桐树下交换东印度公司的股票) 当年90年代那些倒买倒卖国库券的人,比如杨百万和一些证券公司,由于是实际交易,得带着券,得包下一列车厢然后带着枪去把守。当年杨百万就做到了几百万的生意真是厉害。最早的个人诸如杨百万之流,最早的证券公司诸如万国、申银、海通和各地财政证券等等,哪个不是因为倒卖国库券而攫取了市场的第一桶金?当时杨百万怕被查投机倒把罪,还专门随身携带着报纸,上面写了央行行长的话,说国库券自由流通,没有卖出买入限制 在新中国建立时期,1950年就开始发公债了,次年因为财政状况开始好转所有没有继续发行(也就是说当时是很纯粹的哈哈没有需求就不发债),但是因为要和苏联搞好关系,借了苏联的外债,买苏联的货和支持抗美援朝,以及与苏联开设合资公司。后来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开始筹集资金 先前发行的公债,到1968年全部偿清。举借外债也于1958年停止,并在1965年前偿还了全部的苏联借款。合作社股票随着农村人民公社的成立和城市集体经济的建立而消失。原公私合营时划定的私股,也于1966年8月停止支付股息,实际上名存实亡。然后进入1968-1978的文革和改革开放,中间完全的公有制,既无外债又无内债(那也就是说全部都是行政命令呗,没有积极性呗)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央行才从财政部分出来,然后79和80年开始发展初期巨额赤字,于是从81年开始发行了国库券48亿元,次年82年开始向个人发行国库券。从1982年开始,国债发行收入直接作为财政预算收入,如果出现预算赤字,由财政部向中央银行透支和借款予以解决。由此,中国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由长期依赖的计划经济的单一财政手段,开启了向现代金融多样化的市场手段缓慢转变之路 81年到85年的国库券都是10年期的,特点是:一是摊派发行,二是不可以转让,三是企业购买的国库券利息低、个人购买的利息高。与现在一样,这个发行在很多地方成为了个人的负担,从工资里面直接扣了,要保证当年的发债任务。但由于当时不存在二级市场,流通极难,黑市盛行,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不是投资工具,这是政治任务,而且是一种变相的长期存款 1986年,工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在南京西路开设了第一个股票柜台,然后就有很多人挤着去买股票和债券,但国库券没有人买,但黑市很火。于是87年黄贵显提议开办国库券转让业务,也可以为证券公司和银行转让收取手续费,也可以改善国库券的威信,增加交易量,减少有价无市的局面等。以前偏远地区持有国债是很吃亏的,因为想要换成钱得打六折左右 于是88年国务院批准国库券流通,按城市一批一批的批准,然后工行信托的业务部的业务量一个月内足足增加了18倍,至于大多数人是买还是卖说不好。一直到91年基本上所有的城市都开放流通了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当天上市挂牌交易的证券品种共计有:股票8个,即“老八股”,其他31个交易品种为各类债券,即1989年保值公债3种,1987—1991年国库券4种,工行债券6种,交行债券1种,中行债券2种,建行债券1种,还有上海石化、氯碱化工等企业债券14种。在90和91年,股票交易额只有8亿,但债券交易了38亿,其中32亿都是国债 真正让国债发行不再是政治任务的事件发生在91年1月,财政部国债司副部长提议从行政摊销改为承购包销,让国债更加市场化,意思就是:财政部提前把发债的量和价和期限等告诉公众,然后有效减的金融机构进行投标,然后确定发行价格(比如有的公司愿意99元买1000万,有的愿意99.5等,经过竞价,找到双方(卖方指财政部)都接受的价格)。所以自此刻起,财政部不再卖货,券商们也靠自己本事来赚手续费和差价了 92年,3月份国务院正式通过国库券市场化改革条例,然后7月份市场销售就疲软了,卖不动了,而且二级市场价格跌了很多。6月时,第一期国库券上市后最高价102,然后一周后跌到101.85,到年底跌到94元,收益率达14%,但仍然在跌,且二级市场的转让价格5年期的只有80多元 90年当时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和市长的是朱镕基,5月访问美国新加坡和香港之后宣布上海证交所年底前要开业,很急,于是就有了所谓中国股市第一人的尉文渊,上交所是全球最早建成使用电脑交易系统的市场之一(就像我所在的创业公司一样,其实很多都很不成熟,技术也没有,电脑服务器什么都不懂)。建立之后上交所的总经理就是他了,他原本在金管处工作后来才被安排过去的 92年,尉文渊自己做主决定公开股价,且建立上海文化广场证券交易大集市这样的举措,让异地证券机构纷纷在上海建立分支。这样“鲁莽”的举动动了很多人的蛋糕,但是他的顶头上司的官足够大,且对这帮人有好处。最重要的是,这一系列做法,符合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尤其是关于经济体制深入改革的部分:邓小平亲自讲了关于证券市场的方针,直接就消除了争议;同时当时是国务院经济副总理的朱镕基座谈会上说,上交所发展的步子有点慢,没有开放股价等等,于是有大老板的同意,他尉不做也得做 接着92年年底就开始试点国债期货交易,第一笔成交就是万国证券和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中经开),冤家路窄啊。开发国债期货也是有原因的,首先是因为尉他自己当年3月去芝加哥交易所考察了一下,觉得人家金融衍生品创新做的不错,回来后又听说上交所被批评了,所以要大胆开始干,然后当时思维还没有很开放,觉得股票期货胆子太大了,而且没有多少人会愿意买,而国债的话高层领导也支持(毕竟卖不出去业绩就不达标),所以不如就从国债期货开始做,固定利率,风险也小,还可以增加价值发现。更宏观一点的原因是: 当年的国家经济金融状况是,通货膨胀高居不下,中央财政拮据(所以有之后94年的分税制),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几乎是空白,刚刚建立的商业银行资产配置手段单一,中央想要通过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改变单纯依赖财政、行政手段调控经济运行的现状,但是市场尚未建立,可用的金融工具很少,勉强可用于操作的国债每年发行任务的完成都非常困难,新生的国债现货买卖二级市场流通不畅,一二级市场国债价格倒挂,很难用它来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实现宏观调控。而要改变这一切,直接、现成、可行的就是用国债期货来加速国债二级市场流通,实现国债的价值发现,优化商业银行资产配置,通过长短期套期保值等功能推动货币市场调控体制的建立。因此,创设国债期货交易试点,作为积极的推动者,无论是财政部国债司还是上海证交所,绝不是单纯为了品种创新、工具创新和技术创新。除了两家各自具体工作目标的考虑之外,合作体现了更高的国家战略考虑(但我觉得就一个期货品种能带动多少交易量啊,又不像现在的美债,肯定还是得多方面配合的) 而且当时证监会还未成立,当时上交所其实肩负着监管的使命,如果不赶紧搞创新,以后受到监管了就得事事报告国务院,那就慢了 开始交易后,一直到93年年中,成交量一共就36口,而且都是同一种国债期货,而且限制只能部分券商自营买卖 随着93年对财税金融物价投资和外汇进行的五大体制改革(分税制由此诞生),尉觉得自己也要搞点事,于是开始1. 查库控制卖空;2. 开办回购业务;3. 国债期货市场加强结算系统保证金系统等。92年年底每个合约价值20万,93年开放给社会后合约每份为2万。好笑的是,当时各地的标准都不一样,保证金比例不同,每日是否有涨跌幅也都不同,逐笔盯市还是逐日盯市也不同。同时也逐渐开始对证券公司员工进行培训,然后鼓励,比如减少收费:于是交易量达到了每日几万口 关于中经开: 88年成立,是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前身是中国农业开发信托投资公司,开办目的是财政周转资金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资金委托管理。背景与政府极其近,且唯一的董事长是财政部副部长,之后都是总经理,也都来自财政部(所以大家都相信327事件的贴息计划被泄密给中经开了) 92年改名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业务扩大到信贷,实业投资,证券等自营业务,非常凶悍 但95年年底总经理说327事件几乎没让中经开赚什么钱,而且之后97年中经开对外付息困难,挪用客户保证金,实业投资也经营不善,盈利下滑,然后98年中央对信托投资公司开始第五次整顿,拿到信托牌照的中经开被要求把证券业务和信托业务分开。但因为与财政部有长期的资金亏欠问题协调不来,所以中经证券的组建一直在拖,直到2001年银广夏事件(财务造假),走向灭亡 中经开的业务拓展停滞不前而逐渐押宝证券市场的股票投资。中经开曾经在东方电子上获利颇丰,据说有4亿元至7亿元的利润进账。如果不是银广夏的骗局被突然戳破,东方电子的故事会再次在银广夏重演:高位接仓——继续维持神话辅以高送配——关联基金进场掩护——出货赢取高额利润(反正最后风险都转移了) 但就算在这上面亏损了,公司也不至于破产,但让市场的目光集中过来了,成了“黑庄”,这样什么牌照也保不住了。以违规经营之名收了其除证券经纪业务以外的所有业务牌照 关于万国证券和管金生: 也是88年成立,上海第一家以证券业为主的股份制金融机构,92年前隶属于上海市国际信托投资公司,93之后隶属于浦东发展银行 88年的时候管金生是上海国际信托的人,然后受命才去筹建的万国,88-95年是总经理。当时主要业务就是债券承销。95年资产就有67亿了 万国的优势在于,在88年成立的三大证券公司中,相比于申银和海通收到的体制约束比较多,这个股份制的万国就很自由了,所以策略比较激进(广告牌:万国证券,证券王国) 管金生穷苦出身,高考上了上外法语系,毕业后分到了信托公司咨询部,然后觉得不满足,有趣布鲁塞尔读了硕士,但最后去剑桥读博的计划因为工作要求回来就没成 88年到91年货币发行量还算平稳,还都在300-600亿之间,但到92年直接发了1200亿,93年春节就发了1200亿了(虽然92年GDP增速12%),所以出现了通货膨胀(94年21.7%通胀率),在10月,开始“宏观调控”了。93年经济很热:房地产股市也很热闹,社会集资利息涨风日盛,物价也在迅速上涨,导致市场利率迅猛上升。全国上下都疯了似的,炒开发区炒房地产,炒美元炒黄金,炒股票炒债券,炒沈太福的长城公司债券,炒拥有一块美国土地的鹰卡,唯独晾着国库券。到93年5月底国库券只卖了25%,于是从7月份又恢复了组织认购、行政摊派。这个时候,财政部开始对银行存款和国债进行贴息(93年过热的经济,导致各地都需要钱来吹泡沫,然后利率也在一直上升,导致国库券的利率过低,价格一跌再跌,更没人买了 – 原先的持有者连本金都保不住) 开始贴息:3年期定存利息由10%大约增加到12%,然后93年发行的3年期和5年期国库券的年利率也分别从12.52%和 14.06%调高到13.96%和15.86% 补贴不仅有贴息,还有保值贴补:由人民银行根据每个月全国城乡物价调查队公布的物价指数确定,并在每个月10日左右公布下月的保值贴补率,类似于那种通胀债券TIPS(Treasury Inflation-Protected Securities),主要特点是其名义本金会随着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或其他通胀指标的变化而调整 所以在当时92年的3年和5年起的国债收益率出现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到期值由固定利率的预期,变成了取决于到期日保值贴补率和贴息率,这不炒作空间就来了嘛(而且可以还可以根据谁是最大的买家来决定到底给多少,反正要多给自己人,钱从左手倒到右手嘛)。这成为产生此后一系列国债期货风险事件的最根本动因,直至国债期货市场被关闭 但当时发生了一个事情就是,上面贴息和贴补是93年的政策,那92年发行的3年和5年的国债在93年7月之前的部分到底有没有这部分补贴呢?按照历史应该是不应有的,但因为当时波动率最高的那会没有出台正式文件(发言人说等到最后国家会给明确的说法,但那是最后,并不是当下,所以国债期货风起云涌,因为94年的国债期货的标的物就是92年国债价格。举个例子:当年国债期货保证金2.5%,也就是说国债价格变动1元,盈亏就会变动40%,是现货交易的40倍)。所以说: 1993年财政部如果以正式文件公开明确,1992年国库券的到期值计算方法是:每百元5年期为“152.50元+保值贴补”(都在150元附近,327国债价格也是如此),3年期为“128.50元+保值贴补”,相信市场会明白正式文件是有法律效力的,即使有不同意见,也必须执行。这样就避免了国债现货市场中1992年国库券价格预期的捉摸不定,也就不会有1994年、1995年围绕着1992年国债所发生的多起事件了 327事件:

读书:无常的博弈-327国债期货事件始末 & 中国早期资本市场 – 2023.10.22 Read More »

最近美元为何如此强 – 个人观点 – 2023.10.6

美元指数今年第一次冲上了107,数据:https://cn.investing.com/indices/usdollar-chart 人民币离岸汇率又在7.33附近了,有大量的资金流入美国 但是诡异的现象是,美债却持续的被抛售: 10年期美债收益率⬇️,暴涨,是07年以来的新高。数据:https://fred.stlouisfed.org/series/DGS10 6个月美债收益率,数据:https://fred.stlouisfed.org/series/DGS6MO 3个月的收益率类似,数据:https://fred.stlouisfed.org/series/DGS3MO 这三张图的区别就是,长期的美债被抛售的数量远比短期的多:9-10月长期收益率增加了14%,但短期的几乎没有变化 实际上是,钱依旧流入了美国,但是买了短债,只是长债被抛售的更多了罢了。倒挂已经持续了极其久的时间,目前长债的收益率在逐渐增高,其实就是改善的过程,改善的过程就是美联储收割的过程,不再倒挂就可以认为是收割结束 我认为当前现象就是,美联储一直在抛出加息和继续紧缩的预期,吸引大把自己过去,比如前一段时间鲍威尔说的,维持物价稳定是经济的基石什么什么的。这样全球各地的资金就回流美国,这些资金获取美元的方式,就是从各个地方(国家)卖掉当地的美元资产来换取美元,也就是当地的国家央行不得不抛售所持有的长期美债,来应付这些需求。所以长债在下跌,因为有大量兑换美元的需求。这些美元回流之后,买的大多都是短期美国金融资产(不一定是都短期美债),比如逆回购,货币基金等 在今天10月6日巴黎时间下午,美国就业数据公布,非农增加岗位33.6万(失业率不变3.8%),而预期是17万,严重超预期(之前adp数据严重失真),我都怀疑这是故意的。就业市场如此之好,通胀还有一段路要走,这样的话加息的预期就又上来了,美联储这个预期调控能力真是牛逼 来源:https://adpemploymentreport.com/ 同样的,美元指数也被带起来了,人民币又贬了一波哈哈: 至于怎么走我也不知道但我依旧觉得12月前做空纳斯达克不是个好主意 🤔

最近美元为何如此强 – 个人观点 – 2023.10.6 Read More »

读书:对赌

这是本很水的书,花俩小时刷完当小说看就行 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更像是扑克而不是象棋,因为象棋你知道自己和对手的所有信息,所以理论上永远有最优解,但扑克里面充满了未知 三种类型:已知的信息,未知的信息,运气 好的决策之所以好并不是因为它产生了好的结果。好的决策来自好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必定包括了准确表达我们自身知识状态的尝试。这种知识状态同样也是某种“我不确定”的表现形式 在做大部分决策时,我们并不是在与另一个人对赌。确切地说,我们是在与所有我们放弃选择的各种预期版本的自我进行对赌 人类是易轻信的生物,他们很容易相信,却很难产生怀疑。也许这是因为如果不信的话脑中就没有足够的信息支撑做绝大多数决策了吧 尤其要警惕任何专门放出来的评论,无数微博的反转都能说明这个道理 认知能力更好的参与者(聪明人)表现出了更大的偏见盲点。这是否一定程度说明了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越专注然后越容易做出成就? 与多数人相比,聪明人在应对偏见方面并没有更多优势——他们甚至更容易受到影响 事实证明,一个人的算术越好,他就越善于利用实际的数字来支持他的信念(也就是,他的信念会被自我强化) 一般人形成抽象信念的顺序: 我们听到一个说法 我们相信它是真的 后来,仅仅是偶尔,在我们有时间或意向的时候才会对它加以思考并加以验证,以确定其真实性 想要自己的认知更加准确一些,可以问问自己“敢不敢就这件事赌一把” 如果我们能够较少考虑是否对自己的信念有信心,而多考虑对自己有多大信心,我们就会成为更好的沟通者和决策者 谁更有说服力?是那个说我100%确信这是对的,还是那个说90%信心的?那必然是第二个啦,因为他有自知之明和审慎思维 经验不在于一个人经历了什么,而在于他如何有效利用他的经历 任何结果都要初步的分析:该决策赌的是“运气”的还是“技能”的结果 输的次数多了,要质疑自己的信念啊!想想炒股! 绝大部分人会把失败或者受伤的原因归因于别人,这也是常态。按照这个逻辑思考,PUA其实不存在,存在的只是自我反省的深度罢了(姜文太阳照常升起中女人偷吃后对丈夫的说辞?) 自利性偏差:将坏事归咎于运气而将好事归功于自己的技术,而对待别人则相反,哈哈哈哈 自己与他人的对比结果影响着我们的自我感觉 不要老找借口,正视问题 对赌思维使人的心态更开放,它促使人们对不同的假想进行探索,不再仅仅遵从自利性偏差的常规做法,也会考虑相反的结论 求真性的对话需要在双方协调一致的前提下进行:不要在不合时宜的时间点说真话 集体的思维混合起来有助于缓解个人的偏见,但更加客观不一定会带来更好的结果 对话演绎法:设置一个止损线,比如当超过这个线的时候就扪心自问一下是不是我又过度相信自己了,如果我继续下去,我需要说服投资给我的人,他们会问自己什么问题,以及自己该如何回答?有没有好办法说服他们?说服不了那就认输走人 如果一个企业战略团体正在考虑如何在合并后进行业务整合,那么让最初反对合并的某些人加入战略团体会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 多样性的重要性经常被忽视(其实这种多元化最好的例子就是移民国家美国,几乎可以说拥有着全球最好的理性制度,比如法律和金融,虽然这经常被不聪明者认为是剥削) 物以类聚是正确的,人们总是被持有类似观点的人吸引,所以看看B站的关注列表,是不是关注的都是爱好喜好与自己类似的? 数据共享是实现准确性的最佳途径,因为这样可以获取来自交流对象的最真实的描述和见解 即便不喜欢某个信息,也不应该迁怒于报信的人 出自我们不喜欢的来源的信息保持开放的态度 一个团体至少应该有三名成员的原因之一,当两人持不同意见时,第三人做调解 怀疑主义是通过询问“为什么事情可能不是真实的”而不是“为什么事情是真实的”来看待世界的一种方式(即挑刺!挑刺是很重要的能力!) 我们区分结果的方式是一种路径依赖:我们最终到达何处以及如何到达那里并不重要,即便我们的总体表现不错,最近发生的事件仍然会对我们的情绪产生强烈的影响(所以宜家在出口处提供便宜又好吃的冰淇淋和烤丸子等) 千万不要“由于瞬间的情绪反应而将事情的严重性无限放大” 任何仅仅为了发泄情绪的呻吟或对糟糕运气进行抱怨的行为,除了用来获得同情之外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情景规划:还是得想清楚每一种可能性 发现预期的后见之明——想象事件已经发生——会使人们在准确识别导致未来结果方面的能力提升30%(所以要常做梦哈哈哈,或者如果在学习如何街头打架,那就要把自己带入进去,好好思考对方每一步可能的做法然后提前习惯对策) 设想一个成功的未来并从那里进行反向回顾是一项有用的时间旅行实践,有助于我们确定实现目标所必需的步骤。如果我们为自己设想一个不乐观的未来,逆向思考将会产生更大的作用 反向回顾和预先检查互为补充:反向回顾设想一个积极的未来,预先检查假定一个消极的未来 总结来说,书里提到了4种思考的工具: 赌一把?敢不敢把自己认为的事情和别人赌一下? 如果敢的话,你的把握有多大? 结伴制:找一些不同的声音 时间旅行:反向回顾和预先检查

读书:对赌 Read More »

纳粹德国 & 政治经济

关于纳粹德国,讨论一下那些看似很熟悉、实际上并不熟悉的历史问题,大概就分成三大方面: 纳粹的崛起 纳粹的掌权 战时的纳粹 首先要讨论一桩历史公案:纳粹德国也被称为“德意志第三帝国”,为什么是第三帝国?有个很取巧的答案,说因为之前德国就有两个帝国,一个是公元962年成立的神圣罗马帝国,另一个是1871年成立的德意志帝国。所以轮到纳粹了,它就叫第三帝国。这回答等于啥也没说,它只解答了为什么是“第三”,却没有解答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它为什么是“帝国” 所谓的帝国,当然要有皇帝,如果以此为标准,前面两个帝国都是合格的,可在纳粹德国谁是皇帝?没有皇帝,何谈帝国?一种解释是,“第三帝国”的名号,其实是保皇党人提出来的。他们认为,虽然魏玛共和国推翻了德国的君主制,但是魏玛政府实在是一团糟,充斥着各种腐败、堕落和混乱,要想结束这种局面,就必须发动一场“保守革命”,把德国给改回去,也就是恢复君主制,有了皇帝,德国就会回到过去那种严肃、安定且有秩序的状态。所以在这些保守派眼中,希特勒的上台、纳粹的执政,还有纳粹德国废除了魏玛共和国的议会民主制,这些都是保守革命的具体表现。也就是说,是希特勒和纳粹恢复了旧帝国,那妥了你也不要谦虚,咱就叫你第三帝国了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希特勒的权力确实很大,甚至可以说,过去那些真正的德国皇帝,权力也没有希特勒大,在某种程度上,纳粹德国确实很像我们印象中的君主制国家。但问题是不论是总理,还是“摄政总理”,抑或是后来成为元首,希特勒终究不是皇帝。哪怕他废除了民主制,德国名义上也没有搞君主制,或是把威廉二世请回来搞君主立宪制。没有皇帝,哪来的帝国?保守派给你起名叫“帝国”了,就好意思接受了? 所以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换个思路,事实上在德国,帝国这个词的前提并非君主制。比如说神圣罗马帝国:马克思出生在特里尔,特里尔是选帝侯侯府的所在地。什么是选帝侯?就是有资格选举皇帝的人。所以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并不是世袭的,它是选举出来的,人称“选举制君主国”。另一方面,这些皇帝虽然理论上是终身制,可是如果人们对他不满意,还是可以把他赶下台的。而从16世纪开始,每个皇帝在当选之前还搞一个就职宣誓,表示自己尊重德意志的特殊性、帝国诸侯的合法权利以及帝国议会的决议,如果日后违背这些誓言,那哥们我就主动下台。第二帝国就更有意思了:第二帝国的宪法里,根本就没有皇帝这个职位,宪法讲得很明白,说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既然是联邦,那就需要一个人代表整个德国,于是联邦主席、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就被授予“皇帝尊号”,说白了就是个名誉头衔,根本不是真正的皇帝,说到底,就是对外关系中的一个象征,而且自始至终,联邦宪法也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 妥了结论就来了,事实上,在德国文化里,帝国这个词并不指向一个强大的、君主统治的绝对国家: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德国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它是邦国林立、四分五裂,各种王国、公国、侯国、伯国、主教领地,还有自由市,不胜枚举,而与这种状态相对的,如果德意志可以成为一个整体,那就叫它“德意志帝国”。历史上第一个做到这一点的,当然就是神圣罗马帝国,不过神圣罗马帝国虽然名义上从962年一直维持到了1806年,但实际上到了后来,它就涣散了,重新回到了一盘散沙的状态,所以18世纪伏尔泰才说: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结束这种状态的当然就是俾斯麦,那自然而然地,他就沿用了帝国的名号,也就是第二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 当然严格地讲,第二帝国也不太合格。情况是这样的,说神圣罗马帝国不行了,德国重新回到分裂的状态,于是很多德国人就站出来了,他们主张建立一个属于德意志的民族国家。统一当然是好的,但是这些民族主义者同时也主张推翻君主制,废除贵族特权,也就是说一旦搞成了,德意志各邦的贵族们那就毁了。怎么办?普鲁士贵族决定先下手为强,以此来避免进一步的革命。事实证明,俾斯麦的解决方案是相当有效的,虽然德国还是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民主国家,但毕竟统一了,统一之后,德国的经济、社会、民生,各方面都得到显著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的革命者也就接受了既定事实,哪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也都对第二帝国持一种相对肯定的态度 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人不满意,这就是奥地利人。因为第二帝国虽然把大部分德意志人都囊括在内,但却唯独把奥地利排除在外。奥地利人那是相当上火,凭什么不带我玩,凭什么我就享受不了统一的好处。所以第二帝国根本就不合格,有朝一日,哥们我得搞一个真正的统一的大帝国。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奥地利的民族主义者,要比德国的更极端、更激进,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最后是一个奥地利人,建立起了第三帝国。所以事实就是,不论是第二帝国还是第三帝国,本质上,它们都是因为解决了德国的分散状态,自认为完成了德国统一的历史使命,所以才有底气号称帝国,而不是因为建立一个君主制国家,因为德意志的文化里,根本就没有很浓厚的君主色彩 德意志帝国 总而言之,纳粹的第三帝国认为自己符合德国的历史进程,当然只有历史进程是远远不够的,不仅要考虑到历史进程,还要靠自我奋斗,所以下一个问题就来了,希特勒及其领导的纳粹,是靠什么取得了德国人的支持并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个问题有很多熟悉的解释,首先就是《凡尔赛和约》。话说德国和协约国在西线干了四年,整体上看,德国没有吃亏。刚开始,德军那是攻势生猛,把法国和比利时的大片领土变成了焦土,而且还在占领区大肆屠杀平民,强迫占领区的工厂和矿山为德国工作,甚至把老百姓绑到德国充当不要钱的劳动力。后来德军有些疲软了,渐渐地从攻势转为守势,一步步开始后退,于是他们干脆炸毁了那些厂矿,甚至把道路也给炸了 反正就是说,虽然打得很惨烈,但是德国本土基本上没有遭殃。那你想想,协约国肯定是恨得牙痒痒,按照正常的走势,下一步,就轮到协约国打到德国本土,然后把德国也给它往死里祸祸。但是事与愿违,正当协约国集结起足够的兵力,准备去德国本土大干一场的时候,德国人突然表示:哥们我不打了,我们革命了,发动战争的那个政府,哥们我已经推翻了,现在我们建立了共和国。出于道义,我们愿意出一些钱,帮你们进行战后重建,但我们毕竟too young,所以你们也别要太多。那可想而知,协约国的心里是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这个时候的他们根本不希望德国革命,更不希望德国投降,只想继续打下去,但是你也没有办法,人家投降了,肯定是不能打了。无奈之下,联军总司令福煦元帅做了一个决定,说你们德国的停战代表团,必须给我来战场上参观一下,他的目的就是告诉德国人,我不管你革不革命,反正这些罪恶都是德国人干的,该赔多少钱,一分也不能少 德国代表团参观完之后,也确实大受震撼,当时他们就估计,赔款肯定不能少了,他们的心理价位是500亿金马克。其实这笔钱,魏玛政府是赔得起的,也不会对德国后续的发展造成什么影响。客观地讲,只看战场上那些破坏,500亿金马克也确实够了,但你不要忘了,黄博士把我揍了,他不能只赔一个医药费,是不是还要赔误工费,是不是还有精神损失费?对于协约国来讲也是如此,为了打仗,协约国老百姓多年以来那是遭老罪了,轻则忍饥挨饿,重则家破人亡,所以等到德国投降,所有人心里都憋着一股火,非要扒了德国的皮不可。这样一来,英法等国的政客就相当难办了,一方面,他们很清楚德国的赔偿能力相当有限,另一方面,他还不能跟老百姓讲,说咱们应该得饶人处且饶人,500亿就不少了。谁要是敢这么讲,那不用等明天,当天晚上就得下台 有道是难办那就不办了,所以在巴黎和会上,协约国根本就没有拿出来一个具体的赔款数字,就是含糊地说了一句,说我们在伦敦搞一个赔款委员会,具体的数额,等我们仔细研究后再做决定。妥了接下来,各国就开始了战后重建,不过重建相当艰难,欧洲各国基本上都是一个揭不开锅的状态。于是渐渐地,老百姓就忍受不了了,战争都结束了,咱的日子咋还是这么苦呢?那肯定是政治家的水平不行,你看我不给你选下去。眼看自己的政治生命不保,协约国的政治家也没有其他办法了,为了安抚国内民众,他们只能说大家不要着急,现在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别忘了,德国人还欠咱钱呢,你等着,我现在就去掏空德国人的钱包。就这样在1921年,赔款委员会给出了最终的数字——2690亿金马克 当然协约国很清楚,德国根本拿不出来这么多钱,所以没过多久,赔款委员会就把赔款调整为1320亿金马克。但是不管多少,德国都不可能赔得起,可是不赔这么多,老百姓又不同意,于是协约国方面就玩儿了一个暗度陈仓,他们把赔款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520亿金马克,必须尽快支付,而且在付清之前还要支付利息。另一部分就是800亿,说是留待将来支付。不管怎么样吧,通过这一系列操作,协约国老百姓算是基本满意了。但是在另一边,德国人可就彻底爆炸了。德国人表示,发动战争的是第二帝国政府,我们也是受害者啊,战争期间,我们也是忍饥挨饿,在前线流血牺牲,最后忍无可忍,我们发动了革命,出于道义,我们赔你500亿那就很够意思了,你们不能把人往死里逼啊。 其实怎么讲呢?1320亿并不算多,德国政府方面,自己就能拿出来500亿,剩下的800亿完全可以搜刮民脂民膏。现成的例子那就有啊,八国联军侵华之后,《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是4.5亿两白银,也就是每个中国人掏一两,可见八国联军早就想到了,指望清政府拿钱那是没戏,最后的赔款,都是清政府从老百姓身上搜刮的。但是这一次面对德国,协约国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们一方面搞了一个德国政府拿不出来的天文数字,可在另一方面,却夺走了德国政府搜刮德国人的能力,根据《凡尔赛和约》,魏玛共和国只能保留十万人的防卫军,而且还不能装备重武器。这个决策是很没有政治智慧的,应该学学俾斯麦:普法战争之后,俾斯麦也向法国要了一笔高额赔款,他可没有削弱法国政府,反倒是帮助法国政府镇压巴黎公社,以此来保障法国有能力支付赔款。当然协约国这么做,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他们十分忌惮德国的战争能力,几十年来真是被德国人给打怕了 但是德国政府的军事能力确实被削弱了,可它还有十万名拿着枪的防卫军,对付手无寸铁老百姓还有难度么?还真有难度。因为在战争期间,德国把整个国家的工业生产,大幅度地转向了军火生产,管你是什么企业什么工厂,全都给我生产武器弹药。虽然战争在1918年11月份就终止了,但是这些军工厂的生产并没有马上停止,不仅如此,随着革命带来的混乱,生产出来的武器,反倒是大量地流向了民间。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军工厂的产量,战时的德国政府对待工人那是老好了,所以在此期间,德国的工会力量那是空前壮大。你看这就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政府力量孱弱,而在民间,工人有着强大的工会组织,同时还拥有大量的武器,想从我这里拿钱,想屁吃 那为了赔款,魏玛政府还能怎么办?聪明的领导已经想到了——印钱。疯狂印钱,就可以通过货币贬值来掠夺整个社会,还可以压缩工人的福利。比如上一天班,按理说这一天应该赚10亿马克,但是货币贬值实在是太疯狂了,早晨一份报纸还卖1亿马克,到了下午,可能就卖5亿马克了,所以实际上,根本就不知道到底给多少钱是合理的,给一点就行了。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德国,钱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甚至有小孩用钱糊风筝,或者是用一捆一捆的马克当积木,更有很多人直接烧钱当柴火。既然钱没有用了,于是很多企业,干脆就用面包来支付工资,也就是说只要给口饭吃,工人就愿意干活,所以生产出来的财富就这样被掠夺走了。当时德国通货膨胀之严重,已经到了魔幻的地步,有个笑话就讲,说去咖啡馆喝咖啡,必须一口闷,因为你点餐的时候,一杯咖啡是5000万马克,喝完了结账的时候,那就是8000万了 正是在此期间,纳粹第一次走进了德国人的视野,1923年,希特勒在慕尼黑发动了啤酒馆政变,但此时的他毕竟too young,所谓的政变,不过是一场闹剧,不过是一群醉汉耍了一场流氓。虽然失败了,但魏玛政府也意识到,疯狂印钱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现在德国人至少还有面包吃,如果经济彻底崩溃,面包都没有了,那魏玛政府就把自己给玩死了。所以从1924年开始,魏玛政府停止了疯狂印钱。可是不印钱还能怎么搞钱呢?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借钱,跟谁借钱?当然是跟英法美借 这个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类似的,欠钱的都是大爷,眼看德国的经济已经濒临崩溃,英法十分担心德国的赔款到不了账了,所以无奈之下,英法只好同意借钱给德国。可是英法政府也没有钱,所以就要说服银行借钱给德国,而为了说服银行,协约国在1924年搞了一个“道威斯计划”,这个计划简单说就是,协约国给德国设置了一个每一年的支付限额,限额是第一年10亿金马克,此后每年增加5个亿。与此同时,为了保障银行的利益,咱们约定,在这个限额之内,德国会首先偿还贷款,然后再支付战争赔款,所以你们银行不要担心,我不和你们抢,赶紧借钱给它吧。比如说第一年德国赚了10个亿,假如还贷款是10个亿,那我就把限额用完了,赔款不用付了,如果还贷款是8个亿,那你今年还我2亿战争赔款就行了 可以发现,协约国的本意,是想让德国喘口气,你抓紧时间发展经济吧,发展好了赶紧赔我钱,地主家里真是没有余粮了。但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个道威斯计划有个巨大的漏洞可以钻。德国人那是相当聪明的,当时他们一看到道威斯计划,马上就反应过来了,你给我搞的这个东西啊excited!哪里excited?其实并不是借钱本身,刚才讲了,德国人要先还贷款,然后再支付战争赔款,还贷款不成问题,毕竟贷款帮助我搞经济建设了,真正的压力其实是战争赔款,那我疯狂借钱,当借的钱需要偿还100年的时候,实际上就等同于战争赔款不用付了吗,毕竟100年后的事情谁能说得准。于是从1924年开始,全德国上上下下,不管是政府还是银行还是企业,那是疯狂地从美国和欧洲的银行借钱。靠着这些贷款,德国算是上天了,那是发动了机器轰隆隆地响,举起了铁锤响叮当。英法那边是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可是德国这边,竟然更新了铁路的设备和机车,甚至还给德国人提供了领先全世界的公租房。魏玛共和国由此迎来了黄金时代,英法无fuck说哈哈哈 当然英法也不是搞慈善的冤大头,这个道威斯计划,其实有效期只有五年。而到1929年的时候,英法就着急了,因为这一年美国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对于欧洲各国来说,这无异于雪上加霜。好不容易熬到1930年,协约国可就不管那一套了,直接废除了道威斯计划,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的“杨格计划”,什么优先偿还贷款、什么每一年的对外支付限额,全都给我滚蛋。不仅如此,协约国还给德国规定了一笔“绝对年金”,意思就是说,不管德国的经济状况怎么样,每年都得支付一定的战争赔款,第一年7个亿,第二年17亿,以后逐年递增,到1966年达到最高的24亿,此后再逐年递减 这下就妥了,魏玛政府根本就没有钱,现在贷款这条路走不通了,也不敢疯狂印钱了,那么为了赔钱,就只剩一条路可以走了——搜刮德国老百姓。简单说就是两方面,一是增加税收,二是削减福利,也就是开源和节流。不过可以想见,这种得罪选民的行为,任何政党都是不想干的,所以不管是增税还是削减福利,在德国议会都很难得到半数投票。不过在这个问题上,《魏玛宪法》给德国政府留了一个后门,宪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总统在非常时期拥有“紧急措置”的权力。正常的议会民主制的套路是,我议会先投票,或是超过半数或是超过三分之二的票数,然后再把决议交给总统签字。但是第四十八条给反着来,总统可以先签署法案,然后再交给议会表决,表决的时候,表示反对的只要不超过半数,那法令就可以执行了。这样一来,德国的各个政党就有了操作空间,一方面,他们义正言辞、大义凛然地向民众表示,我们绝不可能让这种邪恶的法案付诸实施,可另一方面,到了议会里,他们是心照不宣、不谋而合、不约而同、十分默契地保证法案不会被推翻 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一次德国不是恶性通胀,而是陷入到恶性通缩,因为老百姓真是没有钱了。1923年,人们是有工作,但不知道自己到底挣多少钱,1931年的德国,工厂企业还哪有钱开工资,所以德国人是根本找不到工作,当然也完全挣不到钱。很多人就靠微薄的救济金活着,可是德国政府还是在不断削减。1923年,德国人至少还有面包,但是在1931年,他们开始普遍挨饿了。德国人民那是水深火热,魏玛政府却不愿意、当然它也实在没有能力去解决危机,于是德国人意识到,所谓的议会民主制,在德国根本是玩不转的,德国要想发展,还是要靠俾斯麦那样的政治强人,就在这一背景下,1933年希特勒上台了 现在每当人们谈起纳粹早期的统治,大部分人都会讲,说纳粹重振了德国经济,是纳粹恢复了就业,让德国人有了工作、有了收入,过上了安稳的日子。仿佛希特勒就是经济天才,他要是能活到70年代,瑞典中央银行高低得颁他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事实当然不是如此,其实希特勒并没有什么高级手段,他发展经济的办法,说到底还是印钱。不过这一次,情况大不相同了。因为魏玛政府搞得一团糟,德国的金融是彻底崩溃了,你不要忘了,德国可是欠了欧美银行一屁股债,于是乎德国金融的崩溃,马上就在英美等国引起了连锁反应,当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的时候,英法美也是意识到,德国这一下真的是山穷水尽了。就这样在1932年,协约国方面表示,你TM还是好好活着吧,赔款的事情暂时放一放。所以事实上,赔款这个最大的负担,早在纳粹上台之前,德国就摆脱了。过去疯狂印钱,是为了搜刮老百姓,现在再印钱,纳粹政府就可以进行国家投资了 投资什么东西好呢?纳粹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高速公路。短短几年时间,德国就修建了30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其实对比当时德国的汽车保有量,这些高速公路根本毫无用处,完全就是个摆设,顶多就是一项充满科幻色彩面子工程。但是谁也没想到,纳粹还有后手。1936年,希特勒向德国人许诺,说我们将生产一款售价只有990马克的小型经济型汽车,到时候,咱们德国人就是人手一辆车,然后你就上高速飙车吧。很快,在希特勒的支持下,保时捷博士便创立了大众汽车,而四通八达纵横全国的高速公路,正是大众汽车最好的广告,所有人都铆足劲努力工作,争取早日拥有一辆大众汽车 而在另一方面,修建这些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政府又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普通人的收入有了显著增加,有了钱之后,德国人就开始消费了,这个套路很熟悉了吧(08年后的中国),这些通过大型工程花出去的钱,马上又以消费的形式变成了更多人的收入,收入增加继续消费,由此进入到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政府投资拉动消费。必须承认,纳粹为德国经济的复苏,确实作出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今天回看历史,纳粹的手段其实也不新鲜,事实上在魏玛政府末期,德国就已经开始这样搞了,当时执政的巴本内阁,就修建了德国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只不过魏玛政府那是积重难返,任何猛药都不管用了 当然除了吸引眼球的高速公路和大众汽车之外,纳粹也搞了其他的一些创新,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重整军备。根据《凡尔赛和约》,德国只能保留10万人的防卫军,而且不能制造飞机坦克这些重型武器,但是随着经济的崩溃扩散到整个欧洲,协约国的实力也是大受打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没有那个精力去监督和约束德国了,于是纳粹就开始暗中搞事情了(想想,法国出现危机了还有精力去管非洲?中国出现大问题了还有精力管一带一路?当然一带一路本身就为腐败服务)。比如说当时德国的飞机制造公司,就大规模地生产一种客机,然后卖给航空公司,这个东西说是客机,其实稍加改装,马上就能变成轰炸机。还比如说德国的一些军工厂开始大量生产拖拉机,表面上看,这是为了种地,但实际上,这些拖拉机就是坦克,反正都是两条履带,套个壳子装上炮筒,马上就能上战场。依靠着重整军备,德国又创造了一大堆就业岗位,进一步拉动了德国国内市场的消费 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德国,工人的工资确实得到了显著提高,但你不要忘了,此时的德国还是处于通货膨胀的状态,工人的工资还是跑不赢通货膨胀的。那自然的,德国人就会要求涨工资,但是他们的要求没有得到实现,事实上,德国工人的工资被压得非常低,以此来鼓励企业雇佣更多的工人。另一方面,工人的福利也被削减了,比如说纳粹也为工人提供住房,但不论是住房和数量还是质量,和魏玛共和国的黄金时代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魏玛政府拿工人没办法,纳粹怎么就敢压工资、减福利呢?原因正在于经过了1931年的金融崩溃,以及恶性通缩所造成的严重失业,德国工会的话语权是彻底不行了,他们再也没有能力和政府叫板了,再加上纳粹大力加强了对工会的管制,工会还是老实待着吧。所以总而言之,纳粹在经济上确实有很大的成绩,但是这个成绩被明显地夸大以至于神话了,它搞的还是传统手段,只是运气很好,碰上了一系列历史的机缘 除了经济发展之外,还有一点也被当代人神话了,这就是纳粹大幅提高了就业率,最基本的一点,纳粹搞的那些国家建设——修路建桥,生产飞机坦克,这都不是女性劳动者所从事的工作,顶多就是在工地里,雇两个老娘们炒菜做饭。有道是女人能顶半边天,女性的工作问题解决不了,失业率怎么能低呢?还有造汽车造飞机,这个东西也需要工人有一定的知识水平,那我文化水平低还没有技能,这不就找不到工作了么?当然如果我们看统计数字,当时纳粹德国的失业率确实不高,这并不是数据造假,而是纳粹德国推行了两项政策。首先就是鼓励妇女回归家庭,别叫你媳妇儿可哪乱跑了,赶紧搁家生孩子吧 当然鼓励人家多生孩子,不能只是口头鼓励,也不能是单纯地发文件号召,关键是要给钱(中国学着点,日本给那么多钱才打起一点水花,你中国不得拼了命的给才能提升一点?)。于是纳粹就搞了一个“婚姻贷款”,如果你们两口子都是纯种雅利安人(印度-伊朗人),那就可以申请一笔1000马克的无息贷款。贷款结婚生孩子要是放到今天,差不多能被喷死,但是100年前不是今天,贷款这件事要看大环境的,客观地讲,因为经济发展比较快,德国人很大程度上还是充满希望的,对贷款是持一种开放态度的,而且刚才也讲了,女人不好找工作,德国工人福利还不高,那有着1000马克的贷款,何乐而不为呢?要知道当时德国的平均工资,一年也就300马克。不过这个贷款有两个附加规定,一是在贷款全部还清之前,妻子是不能出去工作的,那我今年贷1000马克,明年家里男人挣钱了就给还上行不行呢?这也不行,第二个规定是,每个家庭每个月还的钱是有上限的,如果你每个月都按照这个上限顶格去还,也要8年才能还完。那就妥了,随着婚姻贷款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德国女人回归到了家庭,而这部分人是不在就业统计范围之内的 解决完了女人的问题,纳粹又开始解决男人的问题,这就是征兵。生产出来一大堆武器弹药飞机坦克,当然不能摆着,于是德国军队对士兵的需求直线上升。原本在《凡尔赛和约》里,德国的义务兵役制是被废除了,但是刚才讲了,因为协约国自己一地鸡毛,他们也没有精力管德国了,于是德国就悄悄恢复了义务兵役制,就这样,几十万上百万的德国年轻人,去到了军队服役,纳粹德国就这样,进一步减少了失业人口。男人女人双管齐下,到上世纪30年代下半期,德国的失业现象算是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那你看现在的局面就是,一方面国家大力投资搞建设,该工作的都去工作了,虽然工资被压低了,福利被削减了,但是和过去相比,那也是天上人间了,甚至还能开上汽车。至于没有工作的,或是当兵或是在家相夫教子,国家也给你解决问题了。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德国经济就完全没有问题了呢?并不是,在繁荣的表象之下,德国经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危机,还是通货膨胀 因为不论是重整军备,还是扩大军队的规模,都会导致政府支出不断上涨。当然你会讲,说生产出来的武器可以卖了赚钱,问题就是它不能卖,毕竟《凡尔赛和约》还没有成为废纸,在自家生产也就算了,再拿出去卖,这么嚣张不是找打?不仅如此,疯狂发展的军工产业,还大量消耗了德国的优质钢材,而这些钢材在过去可是重要的出口商品。说白了,这个时候的德国根本赚不到外国的钱,扩充军备的庞大开支,归根结底还是印出来的。另一方面,飞机坦克生产出来之后,它们可不是进行光合作用,那一个个都是油老虎,可是德国本身生产不了多少石油,所以政府还要维持巨大的支出去买石油。最后的结果就是,德国政府的支出很快就失去了控制。那下一个问题就出现了,和魏玛政府相比,纳粹的财政赤字和滥发纸币,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为什么没有出现恶性通胀?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纳粹是一方面超发货币,另一方面是管控这些货币的流通。比如说推出了一种叫“梅福券”的债券,也就是发行国债,当时梅福券的年利率是4%,这要高过银行存款,也高过市场上大部分的其他债券,再加上德国经济整体表现比较好,于是德国人就比较愿意购买梅福券,而且购买之后的持有意愿也比较强。据统计到1938年,德国老百姓和德国企业持有的梅福券,已经达到了120亿马克,而同时期,德国工业企业的总收入也不到300亿。再就是管制消费,像是大众汽车,希特勒话讲得倒是漂亮,说德国人人手一辆大众汽车,可实际上,买一辆大众车可不容易,你必须参加大众设立的所谓的“专项储蓄计划”,按期把钱存到一个账户里,存到足够的期数之后,大众就给发个合同,再存到一定的期数,大众就给你发一个发动机号,表示你的车已经开始生产了。等到全存完了,你就能收到你的车了(公积金账户?) 不止是汽车,当时很多商品,都不是花钱能买到的,甚至连一些食品,那都是凭票供应。也就是说,虽然纳粹超发了很多货币,老百姓家里都存老鼻子钱了,但实际上,这些货币的购买力十分有限,在市场上流通不起来,都流通不了,何来恶性通胀?可以说靠着这些措施,纳粹有效地延缓了恶性通胀的爆发。但是很显然,这么干也不是长久之计,比如说管控消费,终究是限制了市场活力,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至于梅福券,那是越发越多、越发越滥,欠债总是要还钱的,所以纳粹的财政赤字是逐年升高。暂时的赤字还是能顶得住的,但万一某一天有个风吹草动,德国人对梅福券没有信心了,那后果就是疯狂的挤兑,纳粹上哪还钱,不还是得印钱么?这个时候再疯狂印钱,就有可能导致两个结局,如果继续管制消费,钱就不好用,你纳粹不是拿废纸糊弄我么?那就革命。如果不管制消费了,这么多钱流向市场,纳粹死死按住的恶性通胀必将爆发,下一步的就是德国经济的彻底崩溃,然后纳粹就会走上魏玛政府的老路,被赶下台 就在这一背景下,希特勒心生一计——也许我可以出去抢,而且通过几年来的扩充军备和扩大军队规模,哥们我现在是有这个底气的。不过除了经济问题之外,纳粹发动战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这就是其自身的脆弱性。关于这个问题,得回到纳粹上台之前:1932年是魏玛政府最为艰难的一年,当时整个德国,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都没有工作,他们自己、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孩子,都指望着救济金活着,可是救济金又发不出来,可以说全德国都处于饥饿和瘫痪的状态。也是在这一年,德国连续搞了三次大选,一次是总统大选,两次是议会大选,先看总统大选:根据《魏玛宪法》,只要希特勒在第一轮投票里超过半数,或是在第二轮投票里得票数第一,他就可以当选德国总统 – 结果是没当成 参加选举的希特勒 当然希特勒个人虽然是输了,可是纳粹党还是有机会的,再看议会选举。如果在议会选举中,纳粹党得到超过半数的席位,或者是和其他党派联合起来超过半数,希特勒都是有希望当上德国总理的。第一次议会选举,纳粹的得票率是37%,没搞成。而到了第二次选举,德国人其实已经不耐烦了,干脆我就不去投票了,所以这一次,投票率下跌了3.5%。按道理讲,不管多少人不去投票,具体到各个政党的得票率,应该是不变的,但真实情况不是这样的,在第二次议会选举中,只有纳粹一个政党的得票率下跌了4.3%,人家其他政党的得票率反倒是升高了。具体的数学题咱就不做了,结论很是显而易见,有3.5%的德国选民不去投票了,而他们正是纳粹的选民,换言之,纳粹的这群选民根本就是一种三心二意、无所谓的态度,可能就没有什么政治立场,完全把选举看作是一场闹剧,反正谁干都一样,那个留着小胡子的奥利地美术生倒是挺有意思,那就他吧 纳粹选民这种不坚定的态度,在1933年的最后一次议会选举中也能看出来。当时纳粹已经上台执政了,纳粹的冲锋队也是粉墨登场,公然破坏其他政党的选举活动,还有很多反对党的领袖,或是被捕、或是流亡、或是被通缉,再加上之前的国会纵火案,可以说彼时的德国,纳粹党是一家独大,其他政党根本没有抗衡的实力,像样的选举活动都组织不起来。可是选举结果怎么样呢?纳粹只得到了43.9%的选票,它最大的两个反对党,一个是社会民主党,另一个是德共,得票率分别是18.3%和12.3%,当时德国一共有选民3934万,也就是说,纳粹有1727万在高压下迷迷瞪瞪的选民,但却有1200万铁杆的反对者。另外还有一个联盟党,也得到了500多万张选票,要是再加上这500多万,实际上,纳粹在德国的统治是岌岌可危。所以我们就能明白,纳粹为什么一上台,就嗷嗷地恢复经济,千方百计地消灭失业,为什么要大搞特搞秘密警察,因为它看起来耀武扬威咋咋呼呼,其实民意基础是相当脆弱的。毕竟不管怎么讲,纳粹并没有废除选举制 而到1936年,纳粹的处境更加危险了。纳粹最大的强项,就是它的宣传攻势,向老百姓推销自己那是很有一套。关于纳粹的宣传,确实挺有意思,比如说报纸、海报和各种宣传册,纳粹那是疯狂地进行平面设计,应用各种艺术字体,而在纳粹之前,也包括其他国家,几乎没有一个政党考虑到这一点。还比说著名的万字符、鹰徽、双闪电标这些东西,都是纳粹挖空心思设计出来的。当其他政党还举着红旗在大街上呐喊的时候,纳粹的冲锋队那是穿着统一的笔挺的制服、戴着帅气的帽子,高举万字旗,吹着喇叭敲着鼓,大街上招摇过市(让子弹飞?招摇过市?谁赢帮谁?)。对100年前的德国人来讲,绝对是大开眼界,确实增加了不少印象分。纳粹还有一招也挺狠,其他政党都把自己的宣传目标锁定在成年人身上,可是纳粹的宣传队那是深入到中小学,人家深入可不是开大会作报告,而是组织野营、远足、各种体育比赛,这是争取未来选民了 当然所有这些手段,都不及纳粹对新媒体的利用,这个新媒体就是广播。其实收音机这个东西在19世纪末就诞生了,但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还是没有发展起来,因为没有广播电台。只有广播电台建立起来,它才能收取信号费,然后拿着钱去补贴收音机的价格,等到收音机的价格打了下去,更多的人就愿意购买收音机,然后广播电台就赚得更多,它也能制作更多丰富精彩的节目,节目越多越精彩,用户才能越多,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而循环的起点就是电台要先建起来。上世纪20年代,欧洲很多国家都出现了大型的广播电台,比如说BBC就是在1922年成立的,纳粹的嗅觉那是相当敏锐,马上就开始利用广播为自己做宣传。还有电影,也是在20年代,有声电影出现了,电影的吸引力那就太大了,可以这么讲,只要有画面有声音,人就感觉很快乐,纳粹也是简单粗暴,找什么导演演员,我直接给你放希特勒的演讲,你就说这招狠不狠吧。还有一件事儿很有意思,1932年不是搞选举么,纳粹直接租了一架飞机,这架飞机不仅是载着希特勒满德国飞,更主要的是在飞机上喷上广告,那想一想,德国人往天上一看,哪一个不是excited? 其实所有这些手段,都是我们今天最常见的传媒广告,纳粹不过是用美国人卖可乐卖汉堡、后来日本人卖相机卖汽车的方法来宣传希特勒。可以说在近代历史上,纳粹也是第一个跟上大众传媒脚步的政党。戈培尔在1932年就这样讲:只有三分之一的德国人投票支持帝国,而我们宣传的目的,就是让所有人都成为德国人。纳粹的宣传确实起到了很大的效果,没有效果希特勒也不可能上台,但是到1936年,纳粹的这个杀手锏也渐渐地有点不好使了。当时戈培尔给德国人搞了一个收音机,名叫“人民收音机”,这个收音机的质量当然没的说,毕竟德国制造,价钱也非常便宜,算是走进了千家万户,但是这个收音机有个特点,只能收听纳粹的电台。你看纳粹的算盘打得很好,只要你天天听我的电台,接触不到外界的声音,那不就被我成功洗脑了么?但是戈培尔通过暗中观察发现,希特勒演讲的收听率那是越来越低,少部分德国人把收音机私自破解了,然后去收听瑞士的节目,当然更多的德国人没有这个技术,那他们就干脆不听,不听不听王八念经,我睡觉行不行?无奈之下,戈培尔只好跟广播机构的官员讲,说你们应该减少宣传,增加一些音乐节目,搞一些相声小品是不是,你们得先让德国人愿意听,然后才能找机会宣传 事实就是,在纳粹经济的黄金期,利用最先进的宣传手段,都没有让德国人对纳粹产生普遍的好感,再加上赤字极高,通胀危机随时爆发,纳粹能给予德国人的好处也是越来越少,为了维持统治,希特勒应该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和国外进入到一种敌对状态,这既可以转移内部矛盾,同时还能抢一些东西,缓解财政问题和经济问题。当然这么干,还不足以迅速地获得选民的支持,于是纳粹又发明了一个狠招,这就是通过宣传,把自己和某些特定的对外行为绑定在一起。比如说《凡尔赛和约》规定,莱茵河西部以及莱茵河以东50公里的范围内,德军不能设防,这就是所谓的“莱茵非军事区”,说白了就是在德法两国之间,搞一个缓冲地带,这样法国人就有安全感了 莱茵非军事区 而在1936年,纳粹就在德国搞了一次公投,说《凡尔赛和约》就是对我们德国的侮辱,我自己的领土凭什么不能武装?现在就准备进军莱茵地区,搞一次全国投票,而且为了省去一些麻烦,把这次投票和议会选举放一起了。对选民来说,如果支持重新武装莱茵地区,那就等于支持我纳粹党了。这招很阴险啊,因为大部分德国人都是支持武装莱茵地区的,所以纳粹就赢得了这一次议会选举。类似的做法还出现在1938年的德国吞并奥地利中,反正就是说纳粹是把选举和特定的、德国人肯定会支持的外交行动绑在一起。由此可见,纳粹的一系列军事冒险,归根结底,是为了稳固自己的危如累卵的统治地位 当然了不管怎么讲,军事冒险毕竟是冒险,英法虽然元气大伤,那也毕竟是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万一搞不好,德国就是惹火烧身,纳粹不仅地位不保,更有可能遗臭万年,那纳粹为什么就敢冒这个险呢?我想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英法的态度,二是德国的世界地位。说起英法的态度,“绥靖”应该是当年高中历史书里最熟悉的两个字:英法过于愚蠢,看不出纳粹的狼子野心。其实今天回过头看这段历史,英法可能真就看不出来。不妨看看纳粹军事冒险的大致进程: 首先,1936年德军进入莱茵非军事区,然后在1937年,德国抛出了奥地利问题,1938年3月就出兵吞并了奥地利,没过几天希特勒又开始在苏台德问题上大做文章,最后在1938年9月,搞出来一个《慕尼黑协定》,矿产资源丰富的苏台德地区就这样被割让给德国。再下一步就是德军进驻苏台德地区了,结果任谁也没想到,希特勒竟然撕毁协定,直接挥师挺进捷克腹地,并在1939年3月占领整个捷克。占领捷克之后,希特勒又立刻抛出了德国和波兰之间的领土问题,不过这一次,英法倒是挺硬,它们宣布将无条件地捍卫波兰,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二战正式爆发。这一系列行动的密集程度实在牛逼,但是如果我们站在德国的角度去看,希特勒的这一系列军事冒险,或许危险系数并不大,因为他停下来对他和他的联盟才是最危险的:首先,希特勒这一系列军事行动,所要挑战的对手,其实都是不具备军事优势的,比如说奥地利。这几个对手里面,奥地利应该算是个大国了,可实际上,德国拿下奥地利靠的并不是坦克,而是轻装步兵,紧随步兵之后的,是坐着奔驰的希特勒。至于德国的坦克,因为奥地利的道路实在是太烂了,那是完全没有发挥作用,到最后不是坦克列队迎接希特勒,而是希特勒在奥地利迎接德国的坦克。希特勒自己也很清楚,重整军备、扩大军队看似轰轰烈烈,实际上也就是1933年到1936年短短三年时间,而在此之前,德国一直都保持着10万人的防卫军,既没有飞机,也没有坦克和重炮,军事基础相当薄弱,奋起直追不过三年,能追上去多少?挑几个软柿子那就行了,要说英法,他是不敢动心思的(当然他的联盟也不允许)。比如在1936年,当希特勒命令德军进入莱茵非军事区的时候,他的心里就非常慌,他很清楚如果法国发兵阻拦,德军是没有能力进行抵抗的,所以当时德军就搞了一个预案:如果法军进攻,那就立即撤退 既然明知实力不济,希特勒又哪来的胆量挑战欧洲主要国家?我觉得英法的态度真的要背绝对的锅。德国捏这个几个软柿子,虽然是违背了《凡尔赛和约》,但它终究没有触及到英法的核心利益,而且德国自己也是理直气壮,哪怕英法谴责你,德国也有说辞。首先在西部,《凡尔赛和约》宣布,莱茵河以西地区和以东50公里的范围内,划为“非军事区”,禁止德国军队进入和设防,但你不管怎么讲,这里毕竟是德国领土。然后在南部,1918年底,奥地利人就表示我愿意和德国合并,但是协约国给禁止了。再然后是东南部的苏台德地区,这里是德意志人的聚居区,大部分人也都讲德语,他们一开始表示愿意加入奥地利,后来也跟着奥地利一起想要并入德国,但是这样一个地方,却被划给捷克人统治。最后就是在东部,波兰境内的西里西亚和但泽走廊,这些地方曾经都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领土,也居住了很多的德意志人,但却被划给波兰统治

纳粹德国 & 政治经济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