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ning Li

赫鲁晓夫时代 – 2023.8.10

勃列日涅夫时代的政治笑话是最有意思的,能把人笑个半死,斯大林时代的政治笑话比较庞杂,这两个都是重头戏,但我想从赫鲁晓夫说起。 赫鲁晓夫是斯大林一手提拔起来的,但是我们也都清楚,1953 年,在成为苏共最高领导人之后,赫鲁晓夫马上就在苏联,开启了一系列去斯大林化的改革,甚至在 1956 年,赫鲁晓夫做了一个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 除此之外,赫鲁晓夫还把斯大林的遗体,从列宁墓搬了出去,还重新命名了以斯大林命名的城市或是街道,像是在 1961 年,斯大林格勒就改成了伏尔加格勒。所以很多人就指责赫鲁晓夫是忘恩负义白眼狼,有个笑话就讲: 说赫鲁晓夫去美国访问,回来的时候心情非常不好,米高扬就问他为什么不高兴,赫鲁晓夫说,肯尼迪告诉我美国发明了一种机器,能够让人起死回生,为了不让他觉得苏联落后,我就吹了个牛,说我们发明一种方法,可以让人跑得比汽车还快。但是吹牛实现不了怎么办呢?米高扬说,你放心这没有问题,你让肯尼迪能把美国的技术展示一下,只要能让斯大林复活,我保证你跑得比汽车还快。 类似的笑话,我还找到了两个。一个是说,赫鲁晓夫想把斯大林的遗体葬在海外,于是就向其他国家征询意见。英国回复说:我们这边已经有丘吉尔,大战的英雄有一个就足够了。德国回复说:我们这边已经有希特勒,独裁者有一个就太多了。最后打了一圈电话,只有以色列表示可以接收斯大林的遗体。但是赫鲁晓夫并不同意,因为耶路撒冷以前有人复活过! 另一个笑话说,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在做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之前,突然消失了,过了几分钟他又回来了,人们问他,赫鲁晓夫同志,您刚才去哪了?赫鲁晓夫回答说,我去列宁墓看了看,摸摸斯大林还有没有脉搏,以防万一。 那么赫鲁晓夫为什么要否定斯大林?我想原因正在于,他始终身在斯大林的身边,一方面他十分了解斯大林,另一方面他也深切感受到了在斯大林身边的恐惧。所以上台之后,他就想对苏联做出一些改变。其实对于赫鲁晓夫本人来讲,这也十分不容易,因为作为斯大林的亲信和一手培养的接班人,斯大林做过的事情,赫鲁晓夫全都是深度参与,而且是冲在第一线的,所以否定斯大林,就等于是否定自己,从这个角度去看,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和魄力,但他还是决定这么做了,目的就是进行一场自救式的改革,归根结底,赫鲁晓夫还是想挽救这个百弊丛生的国家。 不过斯大林虽然死去,但他的影响还是树大根深,所以赫鲁晓夫的改革,受到了保守力量的猛烈反抗。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能做的,就是团结苏联人的力量,所以他就想到了一个办法,这就是推出一系列极其乐观、超越实际的未来计划,希望以此来得到苏联人的支持。比如说在 1961 年,赫鲁晓夫就把苏共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也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变成了苏联当前的任务,提出要用 20 年,实现最理想的社会生活。到 1970 年,苏联的人均生产,要超过美国,到 1980 年,什么教育、医疗、房租、水电、煤气、暖气、交通,以至于吃饭,反正就是你能想到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全部免费。赫鲁晓夫当然清楚这不太现实,他的本意是给苏联人希望,以此凝聚苏联人,但是他没有想到,当这些目标无法实现的时候,人们就会陷入一种深深的幻灭,以后你再讲什么,人都不会再相信了,反倒是给予猛烈的嘲笑。所以赫鲁晓夫时期的政治笑话,往往就体现出了这种幻灭感。 最有名的,就要数赫鲁晓夫种玉米了。1954 年,为了改善苏联的粮食供应,赫鲁晓夫开启了玉米运动,在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疯狂地开发处女地,农业这种东西,一方面高度依赖自然环境,另一方面高度依赖农民的经验,很显然,这两个地方并不具备种植玉米的条件,其实今天回过头去看,如果就是想搞,也不是不可能,只要从实际出发,一点点改善土地环境,是扣大棚还是引水灌溉还是搞化肥,这个咱就不懂了,再对当地农民进行培训,不能说苏联的玉米马上就能自给自足、远销全世界了,但是有的一搞。 可是在运动式色彩十分强烈的环境中,苏联的工作人员那是一通瞎指挥,最后搞的是一地鸡毛。而到 1957 年,赫鲁晓夫又提出,说要在 3-5 年内,赶上美国的肉类和牛奶产量,结果搞到最后,反倒是搞出来一个 1963 年大欠收,苏联的食品匮乏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当时就有很多笑话,嘲讽赫鲁晓夫的农业运动。 有人问赫鲁晓夫的发型叫什么?人们回答说:1963 年的农业收成。还有一个笑话,有人问 1964 年的收成会怎么样?回答说比 1963 年差,但是比 1965 年要好。 下一个笑话就更狠了,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人问,今年诺贝尔奖的得主是谁?回答说是赫鲁晓夫。记者问,赫鲁晓夫有什么成就?回答说,他是第一个在西伯利亚播种,去加拿大收获的人。 还有个笑话说,赫鲁晓夫去视察集体农庄,结果一不小心掉到了菜窖里面,有个农民把他拖了上来,赫鲁晓夫对他说,谢谢你好兄弟,但是请不要对任何人讲我掉到菜窖里了。这位农民回答道,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同志,也请您不要对任何讲是我把您从菜窖里救了出来。 甚至在赫鲁晓夫下台之后,讽刺他搞农业的笑话还在涌现,有个笑话就说,赫鲁晓夫下台之后,苏联癌症研究中心邀请他担任领导,赫鲁晓夫当时就蒙了,他说我对癌症一无所知,你怎么能让我来领导癌症中心?癌症中心说,您负责农业的时候,很快就没有面包了,也许对癌症也有这个效果。 总而言之,因为一系列离谱的政策,苏联人对赫鲁晓夫已经是完全丧失了信心。有三个笑话可以体现这一点。 第一个是这样讲的,很简短,问:什么是世界上最长的笑话。答:赫鲁晓夫在党代会上的讲话。 第二则笑话说的是赫鲁晓夫访问一所学校,他问一名学生你的父亲是谁?学生回答说:苏联伟大的理想。赫鲁晓夫很满意,又问你的母亲是谁?学生回答说是苏联。赫鲁晓夫更满意了,然后他问,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学生说想当孤儿。 最后一个笑话比较长,赫鲁晓夫访问美国,肯尼迪送给他一部电话,可以打给天堂或是地狱,是美国最新的高科技产品。赫鲁晓夫回到苏联之后,有一天他就拿起电话:喂你好,请帮我转斯大林同志。过了一会儿,接线员回答道:对不起,查无此人,请确认号码后再拨打。赫鲁晓夫一想,难道斯大林不在天堂?那我就打给地狱试一试:喂你好,请帮我转斯大林同志。接线员回答道:斯大林同志在线,现在就帮您转过去。于是赫鲁晓夫,就把最近的革命形势和国际斗争,一五一十地向斯大林做了汇报。到了月底,电话费账单寄到了克里姆林宫,赫鲁晓夫一看大吃一惊,打到天堂的电话不到 1 分钟,话费却有 100 美元,但是打给地狱的电话,超过 1 个小时,电话费不过 1 美元。赫鲁晓夫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就打电话询问肯尼迪。肯尼迪回复说:事情是这样的,你们苏联打电话到天堂是长途,但打到地狱是市话。 整体上看,赫鲁晓夫的改革确实是失败的,但是不论怎么样,苏联的宣传部门那还是一贯的口吻,疯狂鼓吹形势一片大好,那么自然而然的,这种鼓吹与现实的反差,也被苏联人当成了笑话的素材。给你讲几个啊: 问:苏联最稳定的是什么?答:暂时的困难。 […]

赫鲁晓夫时代 – 2023.8.10 Read More »

读书:统计数据会说谎 – 2023.8.19

随便写写一些读的乱七八糟的书的东西 样本来源和抽样方法极其重要 民意调查基本都会有偏差,而且很多时候还会按照想要的结果而故意设计的偏差(这里又想到了通货膨胀预期理论) 其实均值、中位数和众数都可被称为平均数 未加限定的平均数其实是毫无意义的 – 多留意包含平均数的报告,也许别有用心 越是自然的数据(如身高)越接近于正态分布,则三种平均数都会跟接近,很难操控。与生产资料相关的显然不是正太分布 使用规模较小的实验小组的关键意义在于:如果实验组的规模过大,那么碰巧之下产生领导希望的结果的概率就不会很高 如果在谈论某个饱含情绪信息的问题时,不尽快表明自己的立场是非常危险的(女权?性?) 美国四分之三以上的农场都通了电:这句话里真正耍的花招是在“通了”这个词上,这样电力公司就可以怎么好听怎么说,通并不等于有电,而仅仅意味着电缆经过了农场,或离农场不到10英里 不说具体数字只说排名的结果是不可信的 小心y轴不从0开始的图!别人还可以找借口说是为了节省空间! 以前有个社会实验表明,无论在报纸上发布什么不可思议的假消息(比如地球是方的),总会有大约五分之一的人会相信(起码在问卷中会相信),这告诉我们用精心修饰过的图标来操纵舆论情绪是完全可行的(政府支出剧增!) y轴看清楚是均匀分布还是指数分布! 小心图像!长宽各是两倍,给人的感觉却是8倍(三维)! 当数据将多个事情做比较的时候,要小心这些数据看似相关可能实则无关(就算相关也不一定是因果) 调查问卷的设计中,添加一个问题可能会影响大家的整体回答情况,比如,在第一个问题就问,你是否歧视黑人,然后后面的问题主要问你是否认为黑人的就业公平度低于白人,这个时候得到两者工作机会平等的概率就会更大了,因为填写问卷的人会有心理暗示 当一个话语说,能多做30%的工作时,一定要搞清楚是比谁能多做30%! 通常描述数据有很多种方法。比如,在描述完全相同的事情时,可以将其说成1%的销售利润率,或是15%的投资收益率,或是1000万美元的利润,或是利润增长了40%(与1935—1939年的平均水平相比),或者是相比去年下跌了60% 两张图前后比较的时候,应该只关注于想要得出结论的对象,然后将其他的干扰项全部排除(如用了洗发水和没用洗发水时女性头发飘柔的照片 – 要排除打光等因素) 关于百分比:任何根据小规模样本得出的百分数都具有误导性,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给出原有数据来得可靠。如果将这个百分数精确到小数,就不是愚蠢而是欺骗了 “现在就购买圣诞礼物可少花100%的钱”,这句话其实可以成立,因为如果现在买礼物是半价的话,那相比于圣诞节附近买礼物,确实能省100%。同样的套路也可以说:下降幅度从14%到220%不等,如果觉得超过100%比较容易有嫌疑,不如就找个0-70之间的数 这个计算很容易,假设原价为1,真正的discount是d,然后虚假的discount是k,那么(1-d) * k + (1-d) = 1,所以d = k / (1+k)。所以如果你想说降价了220%,带入k,则真实的discount是:68.75% 百分比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能相加!如果出版一本书的每项成本都增加约10%,那么,总成本也应当是增加了10%,而不是各个百分比进行相加! 绝大部分中国的公司在招聘的时候,宣传上会说平均月薪是多少多少,这个其实百分之百是虚假的,因为这里是考虑了加班费的(当然,加班能给加班费在中国其实已经不常见了哈哈哈) 在员工工资相关话题的统计数据中,一定要多考虑考虑兼职或实习的情况 关于物品价格的普遍操纵手法是选取合适的基数:A东西去年20块,今年10块,B东西去年5块,今年10块,那么如果以去年为基数(100%),今年A价格变为50%,B价格变为200%,平均为125%,即物价上涨25%。但以今年为基数,A去年价格为200%,B去年价格为50%,平均为125%,即去年比今年上涨25%,即今年物价降低了25%。当然,几何平均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现在依旧有人用这个办法忽悠人 如何避免被忽悠: 看见“专家”的字样时,先确定这个人是权威人士还是只沾了点边儿 看发行方,分析与他的分析相关的利益事件 思考:他怎么知道这些数据和结论的 样本规模是否足够大 漏掉什么了?数据可能是真的,但是他故意只公布对自己有利的数据 留意未加说明的平均数 思考百分比后面的样本规模 思考样本中是否有outlier 思考用作对比的百分比数据的基数 思考经济数据发布的月份可能有的社会文化问题(比如放假等) 思考原始数据和最终结论之间是否有被偷换概念?是否把一件事说成了另一件事?常见手法就是利用思维惯性来做替换(某一种病报告的人数增加并不意味着患病的人就增多,可能只因为报告系统做的更好了,以及,报道的抢劫案越来越多,可能只是因为有两个记者想要获取流量罢了但官方的数量并没有增加) 思考统计口径是否发生变化,比如今年的农场数量比之前多了50万个,得出大家目前喜欢回归农场的结论前提是回归农场的人数也有相同比例的增加,且农场判定标准没有发生变化 思考数据统计后的目的性:为了赈灾和向中央要救济,则统计人口数量会偏高(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会有户籍制度且如此僵硬),为了征税和征兵,则会少报 思考一家公司说自己的第一的时候,是指的是哪方面的第一,这方面是否具有广泛性和重要性

读书:统计数据会说谎 – 2023.8.19 Read More »

August 20, 2023 – Why is China still building Fangcang hospitals (Mobile cabin hospital) in August 2023?

Event Fangcang hospital (a type of temporary cabin hospital that was constructed in large numbers in China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construction reported in Jiamusi: On August 1, residents of Jiamusi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discovered that a Fangcang hospital was being built nearby. A signboard at the construction site read, "Pre-Approval Public Notice for Phase

August 20, 2023 – Why is China still building Fangcang hospitals (Mobile cabin hospital) in August 2023? Read More »

到2023年8月了,为什么中国还在建方舱 – 2023.8.20

事件 佳木斯被曝建方舱医院: 8月1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居民发现附近正在设立方舱医院。一公告牌标题上写着“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方舱医院建设项目一期批前公示板”,建设单位为佳木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项目招标预算金额均超4200万余元。当地相关部门则说:可能是疫情结束前提交登记建立的,经费既然已经下来了,所以不建不行 https://news.cnr.cn/dj/20230803/t20230803_526361950.shtml 分析 东北经济衰败的一大原因就是政府运营机制的过度官僚化。就根据我与一些东北老板的交流来分析,这批钱一定是疫情时期批下来的,然后经过一两年程序走完后,现在必须要根据文件来把这件事给做了。虽然大家(包括官员)都知道这是极不合理的,但官员的首要任务是按要求执行文件,并非为人民服务,所以为了自己的乌纱帽,必须要执行下去,否则就是态度问题。 如果这部分钱不用做这个用途,则必须继续申报继续走流程。如果中间被高层领导或审查人员发现了这个项目并未开工,可能又要受到问责,费时费力且会影响官员在上级领导面前的印象,所以不管实际需不需要,大家都闭着眼睛往前走。哪怕是春天应该播下的种子,走完程序后已到冬天,官员们依旧会播种下去,哪怕它们全部死掉。 为什么这件事只可能在经济不发达、自由度不高的东北发生?正是因为经济不发达(不要扯什么东北以前重工业多牛逼多有钱什么的,因为当上世纪80年代国家不再以重工业为长远目标之时东北经济的衰落就是必然的,所以必定是订单减少,焦点减少,经济必定是各个领域中最开始下滑的,然后)才逐渐导致国有控股的各种企业越做越大,蚕食掉民营企业的蛋糕。然后在大部分人都不想创新之时,地区的管理必然会逐渐向大锅饭模式靠拢:人们为了不让自己被踢出集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能严格依旧文件指示来做他认为的“正确”事。 这告诉我们几个结论: 在中国,实力可以不行,但态度一定要端正!毕竟皇帝也笨,他只喜欢巴结自己的人! 再次印证了,权力只为权力的来源负责 在一个官员评价体系极其僵化的国家,官员想要高升则必须对程序负责对“正确”负责,是否正义与是否高效是否对得起良心并不重要 中国官员体制中灰色领域过多的后果之一,就是,绝大部分没背景的官员,一辈子只求无过,不求有功。遇到任何项目,只要自己不背锅,那无论多么荒唐的事,在他这里都是合情合理的自我博弈后的结果

到2023年8月了,为什么中国还在建方舱 – 2023.8.20 Read More »

Benford_law

1938年,物理学家Frank Benford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数字规律(Benford Law) ——现实生活中数字的首字母是“1”的概率要远远大于“9”。仔细研究后发现,从1~9出现的概率符合对数分布,“1”出现的概率为30.1%,“2”出现的概率为17.6%,而“9”的概率只有4.6%。 Benford定律可以在以下领域帮助识别造假: 财务审计:通过检查公司的财务报表,找出不符合Benford定律的异常数据,从而揭示可能的欺诈行为。 社会科学研究:在数据收集和分析中,Benford定律可以帮助识别异常数据和潜在的调查错误。 选举监督:Benford定律可以用于分析投票数据,检测选举中的不正当行为。 法医科学:Benford定律可以用于分析各种类型的数据,寻找不符合预期模式的异常数据。 每个数字作为第一位的比例分别是: 1: 30.1% 2: 17.6% 3: 12.5% 4: 9.7% 5: 7.9% 6: 6.7% 7: 5.8% 8: 5.1% 9: 4.6% 在使用Benford定律进行分析之前,应先确定数据集是否适合该定律,可参考以下几个条件: 跨越多个数量级:适用于Benford定律的数据集通常包含的数值跨越多个数量级(即,既有个位数,又有十位数,百位数等)。如果数据集中的数值都在同一个数量级(例如都是几千到几万),那么Benford定律可能不适用。 没有人为限制:如果数据集中的数值受到任何形式的人为限制(例如,所有的数值都是100以下的整数),那么Benford定律可能不适用。 无偏分布:如果数据是从一个具体的无偏分布(如正态分布、均匀分布)中采样的,那么Benford定律可能不适用。适用于Benford定律的数据集通常来源于多个过程或分布的混合。 非人工选定:如果数据是由人为选定的(例如,列出的价格、固定费用等),而不是自然产生的,那么Benford定律可能不适用。 数据来源:来自自然、社会和经济现象的数据更有可能遵循Benford定律。 样本量足够大:适用于Benford定律的数据集应该包含足够多的观测值。样本量过小可能会导致不准确的结果。 In 1938, physicist Frank Benford discovered an interesting numerical phenomenon known as Benford’s Law — in real life, the probability

Benford_law Read More »

2023年8月10日左右中植财团公开违约,这家万亿规模的金融公司彻底破产。上一次它给外界的警告信号,就是在2021年,解直锟的老婆毛阿敏将归于其的全部公司遗产捐赠出去,一分不留 Around August 10, 2023, the Zhongzhi Financial Group publicly defaulted, and the financial company with a trillion-CNY scale went bankrupt. The last warning signal it gave to the outside world was in 2021 when the founder Jie Zhikun’s wife, Mao Amin, donated all of the company’s inheritance attributed to her, leaving nothing to herself

Read More »

May 20, 2023 – Eigh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Massive Unemployment Overproduction, Insufficient Consumption: The poor cannot afford to consume, and the middle class are reluctant to spend. Stock Market, Real Estate Market, and Bond Market Collapse: Factories close or lay off workers, reducing workers’ wages. Numerous Debtors Default Renting: The poor are forced to leave large cities, landlords evict tenants who cannot pay

May 20, 2023 – Eigh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Read More »

经济大萧条的八个特点 – 2023.5.20

大量失业 生产过剩,消费不足:穷人消费不起,中产不敢消费 股市、楼市和债市崩溃:工厂倒闭或者裁员,降低工人工资 大量债务人断供 租房:穷人被迫离开大城市,房东大量驱逐没钱缴纳房租的房客,年轻人流落街头或者投靠父母 社交减少,娱乐项目的成本越来越低(刷短视频) 逆城市化出现:农村人口回流 精神匮乏,患精神类疾病的人数大增,宗教或歪门邪说更加盛行 中国总体来说还没那么差,1268项可能会严重一些,其他还好。可能相比于南美洲和东南亚,中国已经算好的了

经济大萧条的八个特点 – 2023.5.20 Read More »

July 15, 2022 – The Reasons Behind the Western Countries’ Not Keeping Their Word’ and China’s ‘Keeping its Words’

Event On July 15, 2022, Germany exited from the 2050 Carbon Neutrality Agreement. Reflection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traditional capitalist countries determines that decisions made by the current and future leaders may likely be inconsistent. This inconsistency is permitted both legally and globally. Even if failing to keep promises seems immoral, morality has never been

July 15, 2022 – The Reasons Behind the Western Countries’ Not Keeping Their Word’ and China’s ‘Keeping its Words’ Read More »